第17章[第2页/共4页]
而生诸有 心常埋头 善修三昧
现在欲获法 常当止息非
无有疾病 众患之难 则于末后
搁置诸住立 不为己身害
丈夫无驰念 坚毅行英勇
即转法轮 无有诸漏 为诸四辈
普观诸法 是统统法 如同虚空
使统统众 主动欣喜 睹所建功
如有妒忌 怀难亿数 其法师慈
无所怯软 心不起想 为无数人
舍离清信女 不与无益言
不得诽谤 吾本初始 得佛道时
不与强颜俱 及余自用性
悉解佛道 若统统人 来听经法
懒惰疲厌 常以慈心 为众说法
觉得尽原 于时法王 无极大圣
多少种具 所置绮灿 体常儭著
按捺交启习 不与通来回
志力猛慧 便说此经 如髻明珠
所行乃如是 亦不与谈语
顺威仪礼节 善明明净行
若欲读斯 正典摸者 未曾诽谤
悉倒置想 以有为有 用虚作实
所谓七宝 悉归于斯 修此则奉
得了此定 安住之子 亦能忍辱
借使不肯往 咨问于道法
不被杖痛 无诽谤想 身无疲厌
比丘比丘尼 调譺嘲话谈
及见最胜 梦中闻见 百福德相
而无侥冀 不从世人 有所要求
心常霍然 无有沉吟 以愍伤故
别离经卷 亿百千垓 以知黎庶
统统普净 宴然说谊 而不摆荡
不知统统法 亦不见灭尽
明者设有缘 为女人说经
蠲舍诸不法 喜嗔恚恨者
晓知众生 所应便利 本日众生
咏尊法训 别离演说 亿千垓喻
师子之座 是为求道 所赢利谊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后如有菩萨。因而经卷思疑不了。若说教养闻不坚毅。性不调和。见余菩萨求大乘者。为造虚妄而诽谤之。见声闻缘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若值菩萨。心为迟疑不即往见。其族姓子则远无上正真之道。而不得近佛天中六合点行处。借使究竟不蒙福力不成最正觉。菩萨行三乘如同师子在于林树。如有踌躇天然阔别。不乐所乐亦不不乐。若于众生修行慈力。至于如来兴大父想。见诸菩萨念如世尊。及诸处家未离尘秽。宽弘等还礼节恭肃。净诸法谊无疑无结。严统统法谨慎安谛。钦顺划一不著经法。极有所乐亦无所至。地点日夜敬护斯典。溥首。是为三法之行。菩萨观时然后乃说。造安隐行。不被烦恼亦不娆害。说是经法者。与同窗者等心道友。若讲若闻信乐斯典。诵持誊写载之竹帛。扶养奉事德不成量。说以安住。则乃颂曰。
设入出聚落 数数行求食
最胜如来 已得佛道 存立惠施
床足坚毅 平坦显赫 无数坐具
说此典范 其明哲者 所念以时
如佛言诏 若已咨嗟 亿百功德
上中下劣人 若不可法者
奥妙之谊 追逐侍后 要求问谊
最后代时 正典所处 统统诸法
若菩萨好乐 说此典范者
别离讲说 无漏之法 教养无数
又语溥首。如来灭度后。若菩萨大士。推行斯典常以时节。其是比丘当行慈愍。向诸白衣削发寂志统统群生。行菩萨道者。常念畴昔世行大乘者善权便利演真谛谊。若听闻者。不知不了不悦不信不省不综。反自叹说我当逮得无上正真道成最正觉。威神足力而欲得飞。溥首当知。吾见斯等。佛灭度后。菩萨有四事说法而不诤怒。多么为四。为诸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所见奉敬。帝王太子大臣群寮郡国群众所见扶养。父老梵志皆共承顺。虚空神明无数天子听所说经。天龙鬼神侍卫厥后皆营护之。是为四。若入县邑还归室宇。日夜悉来咨问经法。若为讲解别离所归莫不欢乐。以是者何。溥首欲知。皆佛所建立加此经恩。去来今佛尽从斯生。亦护是典。若于忍界闻正法华品。服名听声者甚难值遇。溥首。譬有大力转轮圣王。威德弘茂顺化所领。诸余敌国未率伏者。不敢窥[門@俞]。若转轮王兴举军兵。当有所讨。不宾之臣欲距大邦。雄虎将士奋武克捷。莫不稽颡。王用欢腾断功定赏。封城食邑赐之土田。七宝珍奇象马车乘男女奴婢。元首效绩勋殊特者。王解髻中明珠赐之。以是者何。臣当国强华裔乃康。如来正觉亦复如是。为大法王无极道谛。自伏其心。以法教养。以德消害。以慧战役。降诸法王无数之众。无量典范百千要谊。咸施群生无所秘蔽。诏划一城其见身魔。能与魔战以贤圣法。攻淫怒痴降魔官属。尽三界患至于灭度。所作克捷则大英勇。于后无坏亦无有实。起因诸虚致斯人间。如处色像统统人缘。普诸天下古今以来。无有信此正法华经未曾畅说。以是说者。由诸通慧大慈而至。如大圣帝髻中明珠。觉得世尊第一法要。缘是趣行。如来使闻深妙之典。往古来今诸行班宣。斯经为最消弭统统缘起之患。如同圣帝保重珍�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