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演蛤蟆戏天子罚跪 说舍利珠内相谗言[第1页/共10页]
乾清宫东暖阁背面,有一处披檐。因有乾清宫的东墙遮挡,这披檐的背旮旯甚为埋没。这天半晌午,孙海领着小天子朱翊钧偷偷从东暖阁中溜来这里玩耍。同时跟来的另有别的一名小内侍,这名小内侍不是别人,恰是那日在老寺人王凤池的屋子里头为朱翊钧演出“蚂蚁大战”的客用。这客用固然生在贫苦人家,但眉清目秀,人又机警,是以非常讨人喜好。他流落京师,被人欺诈卖到帘子胡同。第一天就被孟冲看中,将他连同另三名小娈童一起扮成小内侍,偷偷领进了紫禁城。且说这事情败露以后,四名小娈童虽属无辜,按《大明律》规定却也不能轻饶,重者正法,轻者也得口外放逐。合该客用交运,朱翊钧内心一向挂牵那“蚂蚁大战”的游戏,是以偷偷奉告冯保,要他把客用弄来演出。冯保为了奉迎这个十岁的新主子,也就瞒着李贵妃,擅自把客用阉了。今后,假寺人变成了真寺人,客用便成了东暖阁承诺。这东暖阁又称昭仁轩,是天子的书房。与东暖阁相对的另有一个西暖阁,又称弘德轩,是皇上批阅奏折的处所。东暖阁承诺就是书童,不过,这个书童的职位可不是普通内宦所能对比的。孙海、客用成了御前近侍,在寺人里头,也算是不成一世的大珰新贵了。板起面孔学大人,装腔作势当天子,对于朱翊钧来讲,不是欢愉而是痛苦。他最欢畅的事便是和孙海、客用一起无拘无束地玩耍。朱翊钧内心明白,母亲不答应他瞎玩,以是他对客用千丁宁万叮嘱,要把那两只盛装蛤蟆与蚂蚁的竹筒儿藏好。却说这天半晌午,客用得了孙海的表示,像做贼似的从住处的床底下摸出那两只竹筒儿,来到这处背旮旯,又为朱翊钧演出起游戏来。
“邵大侠此人在南京极有权势,红黑两道都吃得开,能够说,没有他不晓得的事情。”
“有,”冯保翻开随身带来的盛放折子的红木匣子,取出那份蒋加宽的抄本,恭恭敬敬递给了李贵妃,“请娘娘与万岁爷过目。”
“太子爷!”
“主子遵旨。”冯保毕恭毕敬地答复。
“说,到底是如何回事?”
李贵妃这番话极有主意,让冯保起码听出了三层含义:第一,高拱的《陈五事疏》固然针对的是你冯保,但对皇上练习政体还是大有裨益;第二,蒋加宽这份弹劾胡自皋的抄本,李贵妃固然讨厌,却也不肯等闲连累到高拱身上;第三,李贵妃对刑部礼部这两道折子非常赞美。应当说,高拱这些时的尽力没有白搭,李贵妃对他的态度由猜忌变成赏识。这恰是冯保最不肯见到的局面。此时,他面对朱翊钧猜疑的眼神以及李贵妃凛然不成轻渎的目光,内心头一阵惊慌,他感到若不当机立断,抖出个“杀手锏”来,任凭面前这位贵妃娘娘对高拱的好感生长下去,结果将不堪假想。愣怔了一会儿,他鼓足勇气说道:
司礼监掌印处在皇极殿的右边,中间隔着一条甬道。冯保坐了一个四人抬的乘舆,悠悠忽忽上了甬道,入右崇楼,往乾清宫迤逦而来。这紫禁城中,原是不准寺人乘坐舆轿的。太祖定下的端方,不管你级别多高,年纪多大,只要你是寺人,在紫禁城里头,就只能是垂手步行。换句话说,在太祖御前,寺人职位极其卑贱。这景象到了成祖手上稍有窜改,其因是他起兵夺位前后,有很多南京宫城内的寺人拥戴他,向他通报首要的谍报。是以他在篡夺皇位以后,便一改太祖不准寺人读书识字的禁令,而专门在紫禁城中设了一个内书堂,提拔聪明年幼的入宫小宦入内读书,并常常遴派所宠任的寺人担负监军。寺人的职位一下子进步了很多,但还不至于进步到能够在紫禁城中坐轿的境地。真正开了这个禁令的,是明朝的第六个天子朱祁镇。他即位时才九岁,比当今皇上朱翊钧还小一岁,当时有个司礼监掌印寺人王振,极得朱祁镇的信赖,成了名副实在的“内相”,便也就答应他在紫禁城中坐轿,今后遂成定规。冯保出任司礼监掌印之前,固然也有代步东西,但只不过是两人抬的肩舆,规格层次都没法和四人抬的舆轿比拟。现在他坐在这乘舆轿上,看到偶尔遭受的内珰中贵都从速趋避,心中感受自是极好。但那份来自南京的弹劾胡自皋的抄本,毕竟搅乱了他的表情。山雨欲来风满楼——他晓得,他与高拱之间的争斗这才仅仅开了一个头,真正的厮杀招数还在背面。高拱为了扳倒他,必定是想穿脑袋挖空了心机。冯保固然对高拱恨之入骨,却向来都不敢小瞧他。这位高胡子久历宦海长居高位,现在满朝文武,上至部院大臣、各路言官,下至各地抚按、州府长吏,莫不都是弟子故旧,亲朋老友。这些人拧成一股绳,吐口唾沫也能把人淹死。“俺要打下这只雁来,却又不能让它啄瞎了眼睛。”冯保这么思忖着,不觉轿舆已抬到了乾清宫门口。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