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注释[第2页/共6页]
[11]见《晋书·王猛传》。
[52]见《晋书·谢安传》、《世说新语·雅量》及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
[60]见《世说新语·政事》。
[53]见《晋书·谢安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三。
[27]见《晋书·王衍传》、《世说新语·容止》。
[7]见《三国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魏末传》。
[39]见《晋书·桓温传》、《世说新语·容止》。
[13]见《世说新语·赏誉》。
[24]见《世说新语·容止》。
[28]见《世说新语·赏誉》。
[9]鲁肃的说法见《三国志·鲁肃传》。
[1]见《世说新语·贤媛》及刘孝标注引《妒记》。
[13]见《晋书·祖逖传》史臣论赞、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
[57]见《世说新语·排调》。
[28]见《世说新语·容止》。
[54]见《晋书·谢安传》。
[46]见《世说新语·文学》。
[23]严复即称:“夫自在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何尝立觉得教者也。”见严复《论世变之亟》。
[10]请参看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
[20]见《世说新语·容止》。
[46]见《世说新语·言语》。
[1]见《晋书·王戎传》、《世说新语·排调》。
[17]见《三国志·何晏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39]见《世说新语·任诞》。
[64]见《世说新语·赏誉》。
[26]见《晋书·阮籍传》、《世说新语·任诞》。
[5]见刘邵《人物志·豪杰》,下同。
[38]见《晋书·周顗传》、《世说新语·品藻》。
[9]见《晋书·桓温传》、《世说新语·言语》。
[50]见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农家》其二。
[35]见《世说新语·尤悔》。
[8]见《世说新语·黜免》。
[27]见《晋书·王敦传》、《世说新语·豪放》。
[29]见《晋书·刘伶传》、《世说新语·任诞》。
[69]见《世说新语·容止》。
[15]见《晋书·苻坚载记上》。另请参看樊树志《国史提要》,(法)勒内·格鲁塞《中国的文明》。
[11]八王之乱事见《资治通鉴》卷八十二至卷八十六。
[10]见《晋书·庾亮传》。
[59]见《晋书·谢安传》、《世说新语·赏誉》。
[44]陶渊明事迹凡未另注者,均见《宋书·陶潜传》、《晋书·陶潜传》;见萧统《陶渊明传》。
跋文
第二章
[16]见《晋书·王敦传》。
[30]见《世说新语·任诞》。
[49]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三。《晋书·谢安传》说桓温此行是要政变,但这是先人测度之词,并无证据,故《资治通鉴》并不采信。
[37]见《晋书·王彬传》。
[19]见《晋书·嵇绍传》。
[14]见《晋书·嵇绍传》。
[23]见《世说新语·赏誉》。
[18]见《世说新语·容止》。
[40]见《世说新语·识鉴》。
[68]见《世说新语·尤悔》。
[41]见《世说新语·任诞》。
[46]见《晋书·孝武帝纪》、《世说新语·雅量》。
[42]见《世说新语·识鉴》。
[63]见《世说新语·品藻》。
[5]见《晋书·阮籍传》、《世说新语·栖逸》。
[6]以上见《世说新语·简傲》。
[21]见《世说新语·言语》及刘孝标注引《魏略》、秦承祖(刘注误为秦丞相)《寒食散论》。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引西晋皇甫谧称“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心加开畅,体力转强”,唐孙思邈《备急令媛要方》称服五石散为“求房中之乐”,可见五石散实为壮阳药。皇甫谧是西晋医学家和史学家,著有中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期间离何晏又不远,他的话应当靠得住。对此药,鲁迅先生《魏晋风采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干系》、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有详细先容,请参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