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注释[第2页/共8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33]见《三国志·鲍勋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25]孙权嫁妹事散见《三国志》之《先主传》、《法正传》、《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孙权兄弟皆单名: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小妹亦当单名,不成能叫孙尚香。

[41]关于本次战役,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陆逊传》。

[19]董卓入京,是在这年八月庚午,换天子则在玄月甲戌。

[29]见《三国志·孙翊传》裴松之注引《典略》、《三国志·孙策传》。

[29]见《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下同。

[17]谯周的投降论是一气呵成的,改写成对话体是为了便于了解。

[33]见《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豪杰记》、《后汉书·吕布传》、《后汉书·孔融传》、《三国志·太史慈传》。

[42]见《三国志·陆逊传》裴松之注引《吴录》。

[31]以下所述首要根据《三国志·周瑜传》,非此传者另注。

[33]孙坚旧部有:程普,右北平郡土垠县人;黄盖,零陵郡泉陵县人;韩当,辽西郡令支县人。孙策旧部有:周瑜,庐江郡舒县人;蒋钦,九江郡寿春县人;周泰,九江郡下蔡县人;陈武,庐江郡松滋县人。逃亡北士有:张昭,彭城国人;诸葛瑾,琅琊郡阳都县人;步骘,临淮郡淮阴县人;张纮,广陵郡人;严畯,彭城国人;是仪,北海国营陵县人。

[8]见《三国志·董昭传》。

[13]诸葛亮的说法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孙权方面的说法见《三国志·周瑜传》。

[24]见《三国志·吴主传》。

[40]见《三国志·先主传》。

[19]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12]见《后汉书·何进传》。

[13]见《后汉书·董卓传》。

[22]以上见《三国志·吴主传》、《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40]见《三国志·文帝纪》。

[42]见《三国志·武帝纪》。

[5]见《三国志·袁绍传》、《后汉书·袁绍传》。

[41]袁绍的讨曹檄文见《后汉书·袁绍传》。

[11]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26]吕蒙事见《三国志·吕蒙传》。

[2]见胡适《〈三国志演义〉序》。

[35]本卷所述曹操事迹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武帝纪》。

[12]请参看《后汉书·逸民传记》。

[14]见《三国志·马良传》及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关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记录不一。《诸葛亮传》称“戮谡以谢众”,《王平传》称“丞相亮既诛马谡”,《马良传》称“亮进无所据,退兵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向朗传》称“谡流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详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29]见《三国志·董昭传》。

[26]袁术事见《后汉书·袁术传》。

[16]见《三国志·袁绍传》。

[27]见《三国志·孙皓传》。

[16]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纪》和《豪杰记》。

[1]见《三国志》之《庞统传》、《法正传》,《赵云传》更称“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即只要法正身后有谥号。

[21]据《三国志·张绣传》注释及裴松之注引《傅子》,当时曹操做了两件不该做的事。一是强纳张绣的婶婶为妾,这让张绣感到屈辱;二是拉拢张绣的贴身部将胡车儿,这使张绣感到威胁。曹操传闻张绣不满,恐怕变生不测,也起了杀心,但不知如何泄漏了风声,因而张绣俄然背叛。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    炮灰崛起:就要欺负女主    天庭临时工    溺爱成瘾:三爷宠妻请低调    最强斗魂系统    田园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