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注释[第1页/共8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18]见《三国志·武帝纪》。

[26]见《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33]关于关羽之死,汗青上说法很多,请参看拙著《品三国》。曹操厚葬关羽,见《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吴历》。吕蒙之死,见《三国志·吕蒙传》。

[44]见《三国志·武帝纪》、《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38]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挟制到长安。

[3]见鲁迅《随感录三十九》。

[15]见《三国志·荀彧传》。

第五章

[8]诸葛亮厥后曾如许描述他当时的表情:“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拜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见《出师表》。

[23]关于这段史实,《三国志·袁绍传》的说法是:“绍不该,横刀长揖而去。”拔刀相向事见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这一说法固然裴松之以为不实(此语妄之甚矣),但被《后汉书》采信,行文略有分歧,请参看。

第四章

[30]关于郭嘉的定见,《三国志·郭嘉传》裴松之注援引了两种说法。《魏书》的说法是,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豪杰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问计于郭嘉,郭嘉表示不能杀刘备。《傅子》的说法例是,郭嘉主动去找曹操,说:“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前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但当时曹操“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豪杰以明大信”,就没有听郭嘉的。比及刘备公开叛变曹操时,曹操便“恨不消嘉之言”。是以周泽雄先生以为,郭嘉的定见是囚禁。

[22]以上见《三国志·吴主传》、《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24]关于这副春联,请参看拙撰《武侯治蜀与“攻心联”》,已支出《帝国的难过》一书。

[2]见《三国志·先主传》,《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

[37]《三国志·先主传》曾高度评价刘备入蜀今后的人事安排:董和、黄权、李严是刘璋的旧部,吴壹、费观是刘璋的姻亲,彭羕曾受刘璋的架空,刘巴则为本身所忌恨,却“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成果是“有志之士,无不竞功”。《三国志·张裔传》则称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成以无功取,刑不成以贵势免,此贤愚之以是佥忘其身者也”。

[26]以下对话均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50]见《三国志·张郃传》。

[41]袁绍的讨曹檄文见《后汉书·袁绍传》。

[2]三种定见的说法是钱穆先生提出的。

[4]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归天在初平三年(192),孙策归天在建安五年(200),年二十六岁,可知孙策交班时十八岁。据《三国志·吴主传》,孙权归天是在魏嘉平四年(252),年七十一岁,可知孙权交班时十九岁。

[29]刘备事如无另注,均见《三国志·先主传》。

[4]请参看胡适《〈三国志演义〉序》。

[1]三种形象的说法是朱维铮先生提出的。

[1]貂蝉是元朝戏剧家编出来的。杂剧《连环计》说,貂蝉姓任,是任昂的女儿,名红昌,因为在皇宫里管貂蝉冠,以是叫貂蝉。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杀董卓被说成是王允施了美人计和诽谤计。

[17]见《三国志·鲁肃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则以为“恐操不至因而”。

[2]见《三国志·法正传》。

[8]外戚与寺人的前五次斗争是:公元92年,汉和帝与寺人郑众同谋毁灭窦宪,窦宪他杀;公元121年,汉安帝与李闰共灭邓骘,邓骘他杀;公元125年,寺人孙程等十九人起兵拥立汉顺帝,阎显被杀;公元159年,汉桓帝与唐衡等共灭梁冀,梁冀他杀;公元168年,寺人曹节等五人共灭窦武,窦武兵败他杀,并被斩首示众。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史上最强仙人    少年医圣    我让四个野男人痛哭流涕    无限试炼:我成了游戏掌控者    大佬今天也在虐菜[综漫]    黄泉恐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