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14[第1页/共5页]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我独泊兮,其未兆﹔
「我有为,而民自化﹔
为有为,则无不治。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隐知名。
知常容,容乃公,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敷以取天下。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人多利器,国度滋昏﹔
保此道者,不欲盈。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大象无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
夫唯啬,是谓早服﹔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夫唯道,善贷且成。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知常曰「明」。
旷兮其若谷﹔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故能成其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够有国﹔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善建者不拔,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广德若不敷﹔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听之不闻,名曰希﹔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大器晚成﹔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其次,畏之﹔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益生曰祥。心负气曰强。
孰为此者。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神无以灵,将恐歇﹔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死而不亡者寿。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