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14[第4页/共5页]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以其生之厚。
何谓贵大患若身。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犹兮若畏四邻﹔
质真若渝﹔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明白若辱﹔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昔之得一者:
不自是,故彰﹔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故建言有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八章
有国之母,能够悠长﹔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是谓微明。
谷得一以生﹔
不自伐,故有功﹔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五章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二章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人之迷,其日固久。
实其腹,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混兮其若浊﹔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三章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故贤人云: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明道若昧﹔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其次,畏之﹔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飂兮若无止。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其次,侮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其事好远。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搏之不得,名曰微。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是谓袭明。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故满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悠长。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夷道若颣﹔
我无欲,而民自朴。」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荏弱胜刚烈。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