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杀青》译文[第3页/共5页]
②楻桶:大木桶,但在这里指连同上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楻桶。
朝鲜白硾纸,不知用何质料。倭国有造纸不消帘抄者,煮料成糜时,以巨阔青石覆于炕面,其下爇火,使石发热。然后用糊刷蘸糜,薄刷石面,竟然瞬息成纸一张,一揭而起。其朝鲜用此法与否,不成得知。中国有效此法者亦不成得知也。永嘉蠲糨纸④,亦桑穰造。四川薛涛笺⑤,亦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
⑦障风、护物:糊窗户、包东西。
【原文】
⑧竹与皮:竹纸与皮纸。
⑥圣顽:圣贤与愚顽。
抄纸槽像个方斗,大小由抄纸帘而定,抄纸帘又由纸张的大小来定。抄纸槽内安排净水,水面高出竹浆约三寸摆布,插手纸药水汁(这类纸药液用一种仿佛桃竹叶的植物叶子制成,各地的称呼都不一样),如许抄成的纸干后便会很洁白。抄纸帘是用刮磨得极其细的竹丝编成的,展开时上面有木框托住。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纸的厚薄能够由人的伎俩来调控、把握:轻荡则薄,重荡则厚。提起抄纸帘,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比及数量够了时,就压上一块木板,捆上绳索并插进棍子,绞紧,用近似榨酒的体例把水分压干,然后用小铜镊把纸逐张揭起,烘干。烘焙纸张时,先用土砖砌两堵墙构成夹巷,底下用砖盖火道,夹巷以内盖的砖块每隔几块砖就留出一个空位。火从巷头的炉口燃烧,热气从留空的砖缝中透出而充满全部夹巷,比及夹巷外壁的砖都烧热时,就把湿纸逐张贴上去焙干,再揭下来放成一叠。
⑦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尺寸的规格,纸槽要按照纸帘的大小,纸帘要按照所制之纸的大小。
⑤薛涛笺:薛涛为唐朝女妓,精诗,暮年居于成都浣花溪上,自造粉红笺纸,驰名于时,号薛涛笺。此为后代仿造,相沿其名。
②逼帘者:与帘相接的一面。
造皮纸
④终事诠旨,流行而冰释:事情交代清,就办得如流行普通敏捷;意义表达透,统统疑问就都焕然如冰之熔化。
②芙蓉膜:即木芙蓉的韧皮。
【注释】
①“物象精华”句:万物万象之精华,六合宇宙之奇妙,这些知识从古传至今,从中华传至四夷,使后代的生民眼观而心会,靠的是甚么载体呢?
④蠲糨(juān jiànɡ)纸:为五代时温州(即永嘉)所造,吴越国王钱镠以贡此纸者蠲其赋税,故名蠲纸。
③盖料即成泥浮其上者:盖料即纸的后背,叠纸时朝上,故曰盖料。后背因是纸浆荡浮而成,故较粗糙。
①用药得方:用药得法。
【注释】
⑤四维:四周。
刺:名帖,相称于明天的名片,是在拜访别人时通报所用。
④广中:两广一带。
凡抄纸槽,上合方斗,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⑦。竹麻已成,槽内净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此中(形同桃竹叶,方语无定名),则水干自成洁白。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伸开时,下有纵横架框。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厚薄由人伎俩,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俏绳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微铜镊逐张揭起焙干。凡焙纸先以土砖砌成夹巷,下以砖盖巷空中,数块以往,即空一砖。火薪重新穴烧发,火气从砖隙透巷外,砖尽热,湿纸逐张贴上焙干,揭起成帙。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