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杀青》译文[第2页/共5页]
【注释】
①用药得方:用药得法。
⑤薛涛笺:薛涛为唐朝女妓,精诗,暮年居于成都浣花溪上,自造粉红笺纸,驰名于时,号薛涛笺。此为后代仿造,相沿其名。
【译文】
①“物象精华”句:万物万象之精华,六合宇宙之奇妙,这些知识从古传至今,从中华传至四夷,使后代的生民眼观而心会,靠的是甚么载体呢?
④广中:两广一带。
【译文】
造竹纸
①竹枧: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
朝鲜白硾纸,不知用何质料。倭国有造纸不消帘抄者,煮料成糜时,以巨阔青石覆于炕面,其下爇火,使石发热。然后用糊刷蘸糜,薄刷石面,竟然瞬息成纸一张,一揭而起。其朝鲜用此法与否,不成得知。中国有效此法者亦不成得知也。永嘉蠲糨纸④,亦桑穰造。四川薛涛笺⑤,亦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
【译文】
朝鲜的白硾纸,不晓得是用甚么质料做成的。日本有些处所造的纸不消帘抄,制作体例是将纸料煮烂以后,将广大的青石放在炕上,鄙人面烧火而使石发热,用刷子把纸浆薄薄地刷在青石面上,揭一次就是一张纸。朝鲜是不是用这类体例造纸,我们不得而知。中国有没有效这类体例,也不清楚。温州的蠲糨纸也是用桑树皮造的。四川的薛涛笺,则是以木芙蓉皮为质料,煮烂然后插手芙蓉花的汁,做成彩色的小幅信纸。这类做法能够是当时薛涛小我提出来的,以是“薛涛笺”的名字传播到明天。这类纸的长处是色彩都雅,而不是因为它的质料好。
【原文】
④终事诠旨,流行而冰释:事情交代清,就办得如流行普通敏捷;意义表达透,统统疑问就都焕然如冰之熔化。
【原文】
凡楮树取皮,于春末夏初剥取。树已老者,就根伐去,以土盖之。来年再长新条,其皮更美。凡皮纸,楮皮六十斤,仍入绝嫩竹麻四十斤,同塘漂浸,同用石灰浆涂,入釜煮糜。近法省啬者,皮竹十七而外,或入宿田稻稿十三,用药得方①,仍成洁白。凡皮料坚毅纸,其纵文扯断如绵丝,故曰绵纸,横断且吃力。其最上一等,供用大内糊窗格者,曰棂纱纸。此纸自广信郡造,长过七尺,阔过四尺。五色颜料,先滴色汁槽内和成,不由后染。其次曰连四纸,连四中最白者曰红上纸。皮名而竹与稻稿参和而成料者,曰揭帖报告纸。
⑤西番用贝树形成纸叶:印度并不是宋应星说的把贝树形成纸,而是把笔墨直接写在贝树叶上。宋应星的这一揣测也是弊端的。
近世阔幅者名大四连,一时书文贵重。其废纸洗去朱墨、肮脏,浸烂入槽再造,全省畴前煮浸之力,仍然成纸,耗亦未几。南边竹贱之国,不觉得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顺手拾取再造,名曰“还魂纸”。竹与皮⑧,精与粗,皆同之也。若火纸、糙纸,斩竹煮麻、灰浆水淋,皆同前法。惟脱帘以后不消烘焙,压水去湿,日晒成干罢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