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略(1)[第2页/共2页]
大略第二十七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心,故王者必居天下当中,礼也。
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乡善矣。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当时,以是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以是道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倒置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礼之于正国度也,如衡量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交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度无礼不宁。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佳耦不得不驩,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六合生之,贤人成之。
既葬,君若父之友食之则食矣,不辟梁肉,有醴酒则辞。
夫行也者,施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父老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存。
大夫之臣,拜不顿首,非尊家臣也,以是辟君也。
公行子之之燕,遇曾元于涂,曰:“燕君何如?”曾元曰:“志卑。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乞助;苟不乞助,何能举?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利夫秋毫,害靡国度,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
赐赉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度也;忿怒其臣妾,犹用科罚于万民也。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可矣。
亲迎之礼,父南向而立,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往迎尔相,成我宗事,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子曰:“诺!唯恐不能,敢忘命矣!”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韦弁,礼也。
文貌情用,相为表里表里。礼当中焉,能思考谓之能虑。
均衡曰拜,下衡曰顿首,至地曰稽颡。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天下国有俊士,世有贤人。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诗曰:“我言维服,勿用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
礼以顺民气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民气者,皆礼也。
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
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沉迷。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
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过十室之邑、必下。
水行者表深,令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令人无失,礼者,其表也。先王以礼义表天下之乱;今废礼者,是弃表也,故民利诱而陷祸害,此科罚之以是繁也。
聘人以圭,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孟子曰:“吾先攻其邪心。”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