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富民四策[第3页/共3页]
“屯田策?请刘公仔细心说来。”
虞翻、董袭二人对望一眼,倒吸一口气,心中暗道,我们都思虑了几日了一点体例都没有,你一张口就说有体例,并且还是四个,你到底是甚么人,莫非真是神仙不成?
虞翻赞叹道:“刘公子真是奇才。本官还是藐视刘公子了。”
“恰是!本官思考数日,却无良策。莫非刘公子已有处理之法?”
董袭心中迷惑,心道县衙本不敷裕,更兼还要布施灾黎,怕也是故意有力,却见刘墉信心百倍,便不再问。因刘墉不会骑马,屁股上的伤又是刚好,董袭便架了一辆车载着他向县衙奔去。
“县长的担忧是对的。以是得有第二策,税率鼎新。”刘墉解释道,“我们能够将现在实施的人头税改成按户为征收单位,称为户调制。改本来的分红制地租为定额地租。”
还未等刘墉答话,虞翻笑道:“刘公子的屯田制虽好,但非得三五年后才见效果。别的,北方虽战事频繁,但不管哪方得胜,均会挥师转向庐江、荆州等地。富义阵势平坦,易攻难守且只要一城,如何守得住?再者,你等皆是当世才俊,怎能不干出一番作为,何必居于一隅呢?”
刘墉还曾想直接采取雍正期间实施的“摊丁入亩”政策,也就是按田亩的多少来计税,田多的多纳,田少的少纳,无田的不纳。不过考虑到来自富户的阻力太大,本身又没这个气力来推行,只好先缓一缓,实施并不算激进的户调制。
“那我们岂不是都能够留不来,不消走了吗?”董袭问道。
“刘公子这个别例好。富义的富户很多,若能少缴两成,定会主动提早上交,如此一来,银钱不会有太大的题目。”虞翻也笑道。
但即便面对如此的困难,刘墉花在军士们吃、穿、用上还是尽力保障,毫不鄙吝。眼看着各项开支庞大,董袭不由悄悄忧愁,他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照如许的用度怕支撑不了一个月,而刘墉看起来倒是浑不在乎。董袭虽佩服这兄弟分歧于凡人,常有料想不到的良策,可也不成能白手变出款项来吧?
“大人过奖了。”刘墉谦善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