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页/共4页]
可谓好学也已。”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君以忠。”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学而第一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故观之哉?”
?”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他,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xie4)当中,非其罪也。”以其子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孝乎?”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来宾言也,不知其仁也。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210』子曰:“视其以是,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於予与改是。”
『2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
矣。”曰:“仁矣乎?”未之;――焉得仁?”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5』子曰:“蛮夷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其何故行之哉?”
”子闻之,曰:“是礼也。”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42』子曰:“不仁者不成以久处约,不成以好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成雕也,粪土之墙不成(木亏)也;於予与
『521』子曰:“甬五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
愠,不亦君子乎?”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
『36』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
『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天真’。”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以是裁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勿惮改。”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或谓:“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13』子曰:“能以谦逊为国乎?何有?不能以谦逊国,如礼何?”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如也,绎如也,以成。”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