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时空走私1859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钱庄与银行的不同以及山西票号历史(转载)[第3页/共6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钱庄的性子是兑换,票号是汇兑;钱庄的停业范围只限于本地,不在外埠设分店,票号则分庄遍及天下各大商埠;票号的存款以官款为大宗,放款只借给钱庄、官吏及殷实商号,钱庄的存放款,则以普通商报酬工具;钱庄做贴现、兑换、买卖金银、互换票据等,票号均未兼及;票号交给官吏,发行纸币,钱在重视社会信誉,不发纸币。这是票号与钱庄相互分野、相互衔接的处所。票号集合精力运营各地的来往汇兑,把有关处所性子的停业,逐步让与钱庄。在一些处所,票号总号与票号分庄,拜托邻近殷实的钱庄为代理处。

山西票号与钱庄的干系是一种贸易来往,钱庄是以兑换银钱为主。开初,钱庄的本钱亏弱,须向票号假贷。而票号情愿支撑钱庄,藉以包容各地的公款;钱庄则依靠票号作为后盾,能够获得官方信誉,便于展开停业。票号与钱庄的性子、构造和停业范围分歧,且可互补。

另:山西票号的停业内容与范围:

7、汇兑河工经费。清朝河工经费数额很大,由山西票号卖力汇兑,使山西票号又大获其利。如同治十二年(1873)广东的河工经费一万两交山西票号协成乾、蔚长厚、志成信汇兑。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三次汇解银219000两,交山西票号商志成信、协成乾汇兑,解赴天津支应局转解河南河工利用。

从19世纪50年代今后,其停业演变成汇兑和垫借公款为主,对浅显贩子和百姓的汇兑已不屑一顾,乃至规定500两以下概不办理汇兑,他们通过汇兑公款手中常常川流大量资金,加上公款不计利钱,从而获得了很大好处。

郁丰号银500两月息7厘

同治四年(1865)将各路厘局提到盐厘银四万两、管库凑拨夔关解存盐税银一万两、二两平银一万两,共银六万两,作为同治二年凑拨之项,“由委员将前项银两如数兑交协同庆、蔚丰富、元丰玖、天成亨、广聚、和泰各钱庄分领,干到京后由该委员向各号兑齐赴部交纳。”(《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同治五年(1866)浙江将浙海关银三万两,交山西票号元丰玖汇兑。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情,西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路过山西,曾留宿祁县大德通票号,票号借给清廷银40万两。清廷因门路不靖,西商票号老庄多在山西省内,遂命各省将京饷改解山西省票号总号。如湖南巡抚俞廉三筹款11万两,转交山西票号日升昌、天成亨、百川通、新泰厚、蔚丰富、蔚盛长、协同庆、乾成亨等九家票号汇兑至山西平遥。

十1、承办“四国告贷”《马关条约》签订后,对日赔款二亿两,后又增赎辽费三千万两。时清当局年财务支出不敷8900万两。为筹还赔款,被迫三次举借内债:第一次向俄法告贷四亿法郎,折银9800余万两;第二次向英德告贷1600万英镑,折银9700余万两;第三次向英德续告贷1600万英镑,折银因汇价变动为11200余万两。四国告贷每年付息1200万两,加上其他本国告贷还本付息和开支,天下财务支出每年要增加2000万两。户部只得将每年所增支出按省分摊,由各省采取盐斤加价或地丁货厘附加体例筹款,汇往上海还债。因而山西票号买卖又增,包办了部分省的汇兑。这些票号在四川、广东的有协同庆,在广西的有百川通,在安徽的有合盛元,在江西的有蔚盛长,在湖南的有乾盛亨、协同庆、蔚泰厚、百川通,在陕西的有协同庆,在福建的有蔚泰厚,在河南的有蔚盛长、新泰厚、日升昌,在山西的有合盛元、蔚盛长、日升昌、协成乾等票号。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道门弃徒    神级大魔头    大洪荒纪    上分婊    穿越兽世:兽夫求放过    盛世宫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