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庄与银行的不同以及山西票号历史(转载)[第2页/共6页]
3、兑条。手续于定汇以后,立一对条,齐中剪为二纸,汇款者持上半页,承汇者将下半页寄往所汇之地验兑,交条付银,即不找保立收据也可。
起首,钱庄、票号中大多数运营范围较小,资金多是一家一户的,有些是一个家属的,很少有遍及集资的,而同期间西方各国的银行却多是较遍及地集资创办的。钱庄、票号的停业限于海内,而当时西方各国的银行多有超越版图的停业。
十1、承办“四国告贷”《马关条约》签订后,对日赔款二亿两,后又增赎辽费三千万两。时清当局年财务支出不敷8900万两。为筹还赔款,被迫三次举借内债:第一次向俄法告贷四亿法郎,折银9800余万两;第二次向英德告贷1600万英镑,折银9700余万两;第三次向英德续告贷1600万英镑,折银因汇价变动为11200余万两。四国告贷每年付息1200万两,加上其他本国告贷还本付息和开支,天下财务支出每年要增加2000万两。户部只得将每年所增支出按省分摊,由各省采取盐斤加价或地丁货厘附加体例筹款,汇往上海还债。因而山西票号买卖又增,包办了部分省的汇兑。这些票号在四川、广东的有协同庆,在广西的有百川通,在安徽的有合盛元,在江西的有蔚盛长,在湖南的有乾盛亨、协同庆、蔚泰厚、百川通,在陕西的有协同庆,在福建的有蔚泰厚,在河南的有蔚盛长、新泰厚、日升昌,在山西的有合盛元、蔚盛长、日升昌、协成乾等票号。
4、信汇。各凭各信,字号对字号,下付人堂名,须得保付给,汇水随行市。
山西票号的停业活动详细来讲包含以下十一个方面:
5、汇票。凭票给付,汇水随行市。
从19世纪50年代今后,其停业演变成汇兑和垫借公款为主,对浅显贩子和百姓的汇兑已不屑一顾,乃至规定500两以下概不办理汇兑,他们通过汇兑公款手中常常川流大量资金,加上公款不计利钱,从而获得了很大好处。
1、对商号钱庄存放款。票号通过存放款支撑商号、钱庄的运营活动,以日升昌票号清江浦分号咸丰二年(1852)为例,存款给商号:
2、迟票。除以兑期另加汇水外,所占之期,按月预算递加。
光绪三十年(1904)清当局规定公款发商生息体例后,利率年息不过4厘到5厘,票号占用公款仍然好处很大。
钱庄、票号运营的货币兑换、汇总、存放款、发行票据等都与近代西方银行停业靠近,但钱庄、票号与近代西方各国的银行有着深切的辨别。
关于放款,又分信誉放款及抵押放款二种。前者放放款时须立一字据,也有随市道风俗办理者。其日利随市道而定,活期者较小;后者抵押货色,须订立条约,执其笔据,押品如系不动产,则须执其红契,并立字据,由承保者垫还。
――――――――――――――――――――――――――――――
钱庄的性子是兑换,票号是汇兑;钱庄的停业范围只限于本地,不在外埠设分店,票号则分庄遍及天下各大商埠;票号的存款以官款为大宗,放款只借给钱庄、官吏及殷实商号,钱庄的存放款,则以普通商报酬工具;钱庄做贴现、兑换、买卖金银、互换票据等,票号均未兼及;票号交给官吏,发行纸币,钱在重视社会信誉,不发纸币。这是票号与钱庄相互分野、相互衔接的处所。票号集合精力运营各地的来往汇兑,把有关处所性子的停业,逐步让与钱庄。在一些处所,票号总号与票号分庄,拜托邻近殷实的钱庄为代理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