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金莲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昆仑山上的酒仙[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佛告文殊师利:汝观何义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文殊师利言: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说,即菩提相。

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

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

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统统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

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明相现时,从其住处来诣佛所,在外而立。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作恩者,不见报恩者,思惟二相,心无别离,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言:云何身见是实际?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能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此人,便是见佛。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如来自发统统法空,是可证知。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相,不见佛法相,不见诸法有决定相,是为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故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存亡可厌。何故故?不见存亡,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

提?RQ

防盗公用,二非常钟后替代上真的文。求放心订阅。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缚,不观点,而于凡夫乃至三乘,不见不同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复谓文殊师利言: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

其名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俱。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于斯义谛了决定,是名菩萨摩诃萨。何故故?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相,心不惊!不怖!不没!不悔!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

佛言:便说。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先已至此,住门外立,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见于如来,心无所取亦无不取,非积聚非不积聚。

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是应住是不该住,亦不见境地可弃取相。何故故?如诸如来不见统统法境地相故,乃至不见诸佛境地,况取声闻、缘觉、凡夫境地!不取思议相,亦不取不思议相。不见诸法有多少相,自证空法不成思议。如是菩萨摩诃萨,皆已扶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乃能因而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佛告文殊师利:汝于佛法不思惟耶?

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统统法心无增减。何故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

文殊师利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何故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

文殊师利言:身见如相,非实非不实,不来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实际。

尔时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说,见如来者,甚为罕见!为统统众生故,见于如来,而心不取众生之相。化统统众生向于涅槃,而亦不取向涅槃相。为统统众生发大寂静,而心不见寂静之相。

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

文殊师利言:统统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何故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

文殊师利言:如佛乘者,但驰名字,非可得,亦不成见,我云何得?

佛知众会皆悉集已。尔时如来从住处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于晨朝时在门外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魔女小说家    他总迷路到我家    重启二零一二    都市小圣医    大导演之东山再起    情丝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