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9[第1页/共4页]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谷得一以生﹔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悠兮其贵言。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澹兮其若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是谓微明。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强行者有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是谓袭明。
为有为,则无不治。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畏之﹔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保此道者,不欲盈。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其事好远。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搏之不得,名曰微。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故能成其私。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神得一以灵﹔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不自是,故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不自矜,故长。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非以其忘我邪。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