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6.9[第2页/共4页]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实其腹,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何谓宠辱若惊。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致虚极,守静笃。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其次,侮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其事好远。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执大象,天下往。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希言天然。
荒兮,其未央哉。
乐与饵,过客止。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我独泊兮,其未兆﹔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神无以灵,将恐歇﹔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是以贤人之治,
视之不见,名曰夷﹔
太上,不知有之﹔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不失其所者久。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地得一以宁﹔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飂兮若无止。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儽儽兮,若无所归。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强行者有志。
悠兮其贵言。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道常知名。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