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9[第2页/共4页]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希言天然。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执大象,天下往。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非以其忘我邪。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悠兮其贵言。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谷无以盈,将恐竭﹔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敦兮其若朴﹔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满足者富。
飂兮若无止。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地无以宁,将恐废﹔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道常知名。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犹兮若畏四邻﹔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则攘臂而扔之。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太上,不知有之﹔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神得一以灵﹔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昔之得一者:
是谓微明。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不自矜,故长。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失其所者久。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往而不害,安平泰。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公乃全,全乃天,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孰为此者。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混兮其若浊﹔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弱其志,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豫兮若冬涉川﹔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故能成其私。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