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9[第5页/共5页]
质真若渝﹔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地无以宁,将恐废﹔
常使民无知无欲。
风雅无隅﹔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实其腹,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三章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儽儽兮,若无所归。
法律滋彰,盗贼多有。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执大象,天下往。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俨兮其若容﹔
人多利器,国度滋昏﹔
是以贤人之治,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夫唯道,善贷且成。
弱水千流《独占》于晋城。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二章
旷兮其若谷﹔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弱其志,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死而不亡者寿。
豫兮若冬涉川﹔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夫何故。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犹兮若畏四邻﹔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不知常,妄作凶。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不自见,故明﹔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不失其所者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诚全而归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不尚贤,使民不争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