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9[第4页/共5页]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其次,畏之﹔
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质真若渝﹔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满足者富。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五章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挫其锐,解其纷。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其次,亲而誉之﹔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六章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非道也哉。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大象无形﹔
听之不闻,名曰希﹔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天得一以清﹔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大器晚成﹔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六章
孰为此者。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不自矜,故长。
无执,故无失。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建德若偷﹔
旷兮其若谷﹔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知常容,容乃公,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希言天然。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故以身观身,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致虚极,守静笃。
涣兮若冰之将释﹔
实其腹,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二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有为而无不为。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出世入死。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不自伐,故有功﹔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何谓宠辱若惊。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不自见,故明﹔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