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9[第3页/共5页]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豫兮若冬涉川﹔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我独泊兮,其未兆﹔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实其腹,
非道也哉。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进道若退﹔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骨弱筋柔而握固。
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虚其心,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故以身观身,
故以身观身,
广德若不敷﹔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非以其忘我邪。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故满足之足,常足矣。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不自矜,故长。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一章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视之不见,名曰夷﹔
犹兮若畏四邻﹔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大象无形﹔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荒兮,其未央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吾何故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荏弱胜刚烈。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其次,亲而誉之﹔
故满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悠长。
开其兑,济其事,毕生不救。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敦兮其若朴﹔
夷道若颣﹔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强其骨。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大器晚成﹔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