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9[第1页/共5页]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不自是,故彰﹔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俨兮其若容﹔
我无欲,而民自朴。」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天得一以清﹔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建德若偷﹔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非以其忘我邪。
明道若昧﹔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谷得一以生﹔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不自伐,故有功﹔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孰为此者。
不尚贤,使民不争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视之不见,名曰夷﹔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大象无形﹔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一章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不自见,故明﹔
道常知名。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善建者不拔,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犹兮若畏四邻﹔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我有为,而民自化﹔
太上,不知有之﹔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善建者不拔,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虚其心,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听之不闻,名曰希﹔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故能成其私。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大器晚成﹔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其次,侮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