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9[第2页/共4页]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孰为此者。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公乃全,全乃天,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儽儽兮,若无所归。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保此道者,不欲盈。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太上,不知有之﹔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不自是,故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天长地久。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弱其志,
不自是,故彰﹔
悠兮其贵言。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不知常,妄作凶。
悠兮其贵言。
其次,亲而誉之﹔
知常容,容乃公,
搏之不得,名曰微。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非以其忘我邪。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豫兮若冬涉川﹔
不自矜,故长。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其次,侮之。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