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9[第4页/共4页]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孰为此者。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我独泊兮,其未兆﹔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神得一以灵﹔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夫唯道,善贷且成。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不自是,故彰﹔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虚其心,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澹兮其若海﹔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进道若退﹔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何谓宠辱若惊。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故建言有之: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太上,不知有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无执,故无失。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昔之得一者: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执大象,天下往。
荒兮,其未央哉。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天长地久。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弱其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其事好远。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往而不害,安平泰。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