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闲谈略说[第1页/共5页]
修炼以来,我从没有想过成仙,也没有想过作佛,我只是想做好我本身罢了,我随我意,我乐我为,我行我素,无拘无束,岂不欢愉。
行动百兽伎俩,岂知龙神玄通,
答:比方一念长于路人,彼人即扶养十方诸佛,何况毕生修善,无诸过恶之辈,彼人福量,长远不尽。
问:凡俗不能活,贤人可无忧。其别在何?
若须舍命时,笑而赴之。
明显知幻有,解还是不解?
如是大行也,能忘身情意,
怎裕德福慧,顺归真如海?
心永无三毒,纯意为此事,
温和于心气,慈软于声气,
问:贤人境地从何而来?何故彼有而凡无?
弃龙珠而学虫,忘祖忘宗忘本,
但是观察汝等,虽是龙种,而做虫事,尚自夸耀,觉得光彩,实不知为祖宗丢脸,龙便是龙,外邦种性,所难至也,彼等放流毒即不敢使龙种自明为龙,何故故?龙为吉祥之长,百灵所尊,何况人间诸兽乎,彼等欺侮汝等,汝等尚觉得彼等高贵,自弃宝珠而学彼涂抹表皮装潢光彩,实不知玷辱汝身,掩蔽龙性,不现神明也。
答:
颂:
待人如待己,损私而益他,
生性有慧根,修法而对劲,
比方佛涅槃时,诸菩萨举身毛孔,哀号出血,虚空诸圣,哀恸出血,血遍虚空,所辉映处,人间得福,悠远无尽,比方诸圣,弃凡体而住道境,彼非无身,此身为凡夫所不能考虑罢了,是故哀恸至极,为之出血,凡夫目睹虚空无端出血,又如此等诸圣,欢乐说法时,虚空当中,天然出香,悠远通俗,人所难测,另有诸光彩现,晖映无穷,诸天下内。
不求于存亡,不求于涅槃,
问:
人活一世,不能好处于人间分毫,不如就死,不为人间添乱,然人既尚活,即有悔过之缘,若一念间即转意向正,亦不枉一世走过,即使将死之时,若人悔过向正,亦不枉此生,何况汝等世人,心德行善,不须苦厄即能向正,如是罕见贵重,谁不爱之。
问:又说缺德:所缺何德?何故故缺?如何根治?
我曾感慨,彼有外道傍门修士,彼等亦守不杀生、不食肉、不淫邪之戒行,而观本日正门修士,尚且不如外道傍门之持戒,何能担当古道?以此我常念,若中华之道断绝,亦是正理,子孙不肖,父母之过也。
贤者知错即改,愚夫知错不改,不从本日忏悔,尚待哪个将来。
答:缺德之故,心性有诸劣性,当忏罪,知耻而后勇,方为正道,缺德而慧,圣贤不乐,缺德纳福,鬼神易厌。
毫毛沾海水,水尽彼不尽,
慈意柔嫩者,糊口必顺利,
无量道义宣言,不成孤负圣心。
本日已有龙体,焉能再失龙性,
乃能解存亡,复能解涅槃,
诸大圣者,念念清净,至于思过、忏罪,无有歇息,而于初学者却总不知自我罪恶,日日修法,无思过期,内心当中尚不认罪,如何能行忏罪之事?人无忸捏,无药可治,此有二种,一者无药能救,二者无病需救。
要不为宿缚,一世顿之。
大行之难行,大道之难成,
无情众生,无有灵识,比方草木山石若孕育灵性成灵物,其身如胎,有情灵识感生其内,亦如世人入胎,诱人不解,觉得草木山石成精,实是如此罢了,所谓成精得灵者,非灵魂入住,是灵识入住罢了,其成精得灵者,大多并无宿世之魂精,故统统见地、品性构成皆今后生而起,随其前业缘法,但兴爱憎。
大修行之难,难能够比方,
问:
修行诸法,不名修道,心德聪明,所到之处,乃为修道,道非诸法,诸法助道罢了,急于求成,反遭其祸,贪求胜利,功德反损,心无圣性,死而轮转,宿世作孽,后代遭罪,若无前孽,后无罪受。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