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派[第2页/共4页]
汉扬雄《太玄?中》:“昆仑旁薄,思之贞也。”司马光集注:“昆,音魂;仑,卢昆切。”清纪昀《阅微草堂条记?如是我闻一》:“元气昆仑,充满六合。”
参阅《承平御览》卷七六引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卷七引竺芝《扶南记》、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当代称皮肤黑è的人。
.“昆仑奴”的省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闇中大战,谦之手è阳迈柁工,船败纵横,昆仑单舸接得阳迈。”唐张籍《昆仑儿》诗:“昆仑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汉地游。”《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泛博无垠貌。昆,通“浑”。
.古dao屿名。亦译军屯山。即今越南南部湄公河口外的昆仑dao。为当代海舶来往东西洋必经之地。
臣先师谷希子者,太上真官也。昔授臣昆仑钟山、蓬莱山及神洲真形图。昔来入汉,留以寄知故交。此书又尤重于岳形图矣。昔也传授年限正同尔。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外向,天尊降落,并传授宝秘。臣朔戋戋,亦何嫌惜而不止统统哉!然术家幽其事,道法秘其师。术泄则事多疑,师显则妙理散。愿且勿宣臣之意也。
.当代西方国名。
.玄门语。指脑筋。
臣朔所见不博,未能宣通王母及上元夫人圣旨。昔曾闻之于得道者,说此十洲大丘灵阜,皆是真仙隩墟,神官所治。其他山川万端,并无觌者矣。其北外洋,又有钟山。在北海之子地,隔弱水之北一万九千里,高一万三千里,上方七千里,周旋三万里。自生玉芝及神草四十余种,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舍,天帝居治处也。钟山之南,有平邪山,北有蛟龙山,西有劲草山,东有束木山。四山,并钟山之枝干也。四山高钟山三万里,官城五所,如一登四周山下望,乃见钟山尔。四周山乃天帝君之城域也。仙真之人出入,道经自一起,从平邪山东南入穴中,乃到钟山北阿门外也。天帝君总九天之维,贵非常焉。山源周回,具有四城之高,但把稳有覌于昆仑也。昔禹治大水既毕,乃乘蹻车,度弱水,而到此山,祠上帝于北阿,归大功于九天。又禹经诸五岳,使工刻石,识其里数高低。其字科斗书,非汉人所书。今丈尺里数,皆禹时书也。不但刻剫五岳,诸名山亦然。刻山之独高处尔。今书是臣朔所具见,其王母所道诸灵薮,禹所不履,唯书中夏之名山尔。
太一道:金朝时由卫州〔即今河南淇县〕人萧抱珍创建,元末今后逐步陵夷。其教首要信奉“太一神”。
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缭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实昆仑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是王母告周穆王云:咸阳去此四十六万里,山高,高山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
.泛指奴婢。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