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页/共3页]
薛阿姨在门外车子里等了好久,门房才请她出来坐在花厅里喝茶,身边只得刘婆子服侍着,不由得心中顿生苦楚之意。待到孙穆和姚静从外头出去时候,薛阿姨却正扶着刘婆子泪落如雨,中间张嬷嬷垂首站在那边,手足无措,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故而张嬷嬷对姚静的责怪不觉得意,低了头神情更加谦恭道:“因我们几个看门的老婆子见两位诸事繁忙,恐因这事坏了两位兴趣,故而未曾提起。”又道:“提及来这也算是天下奇谈了。太太当日同我们家女人三击掌之时,任谁都感觉太太是怕女人将来不快意,山穷水尽思转头,往娘家哭诉,多使了薛家的人脉银钱。却想不到没过了几日,倒是太太悔怨,巴巴地遣人寻上门来了。听太太那意义,仿佛还盼着我们家女人像畴前普告诉疼知热,把统统的烦苦衷都一肩挑起呢。也不想想先前薛家做的那些事!我们这些做下人的,本不该多说,只是暗里里未免感觉太太脑筋实在过分胡涂,为女人不值。”
刘婆子虽是对小红她们嫉恨非常,但当年是被宝钗弹压惯了的,晓得宝钗的本领,故而羞恼之余,倒也不敢多说宝钗的好话,只推说没看到宝钗。只是她越是这副模样,薛阿姨越是愤恚,更兼被夏金桂闹腾得不可,这日竟带了丫环婆子上门来寻宝钗。
孙穆见莺儿娘非常感慨,揣测着必是有新的变故,正待问时,莺儿娘一脸害羞忍耻的模样,向两人道:“本日竟是太太亲身来了,我们这些做下人的,毕竟不好应对,来向两位讨个示下,究竟奉告不奉告我们家女人,事情总要有个章程。”
孙穆看了姚静一眼,笑道:“到底是宝钗的亲娘,又是你们的旧主,怎好拦在门外,岂不失了礼数?你们快迎她出去,到花厅奉茶,我同静儿换了衣服就畴昔。”莺儿娘忧心忡忡地回声,同张嬷嬷一起退下了。
孙穆莞尔笑道:“罢罢罢,你不在中间便罢,若你在中间时,还不定节外生枝,生出多少事来!有小红把此事挡了下来,当真是再妙不过了。”
张嬷嬷和莺儿娘她们都是薛家白叟,固然在宝钗被赶出薛家以后也跟了出来,却因说顺了嘴,仍然称呼薛阿姨为“太太”,“我们家太太”。姚静开初听了还忿忿,怕张嬷嬷她们仍旧向着薛家,不是一心一意跟宝钗,想逼着划清边界,厥后经孙穆劝止,也就听之任之,无所谓这些了。
孙穆因张嬷嬷是宝钗奶娘,不肯因追责此事过分损了她颜面,仓猝拉住姚静,不教她说下去。张嬷嬷本身却浑然不觉,她在薛家时候就不受薛阿姨汲引,不过因无路可去,未曾起过分开薛家的心机,一贯苟延残喘混口饭吃罢了,并不感觉姚静言语有甚不当之处。更何况张嬷嬷冷眼旁观,素知这姚静固然说话不甚舒畅,倒是个有真材实料的人,连贾母那样见多识广久经战阵的还要给她几分面子在,如许有本领的人,就算被她骂,也是一种面子,脸上也是光彩的。
此时姚静耐着性子听张嬷嬷把话说完,皱着眉头焦急问道:“普天之下的人,凡是有眼睛的,谁不晓得这事情薛家做得大大不当,的确是丢尽了脸面。这些是非功过,不消我们多说。我且问你,既是那薛家打发人来问宝钗的事情,你们是如何打发的?”
姚静不平气道:“你这是在质疑我辩才不如小红利索?”
孙穆也在中间道:“此事须得我们几个瞒下,不必奉告宝钗方好。一来怕她心软怀旧,大师因了这个不快,二来那孩子夙来心机重,凡事都想着需求面面俱到的,如果让她晓得了,岂不添了一桩苦衷,反而不美。”又问道:“薛家太太既然来了,你们可曾迎她进花厅用茶?”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