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1页/共3页]
“记得,自是记得。”宝钗一边抹泪,一边说道,“老天爷既赐赉我这么多磨难做磨练,全因他也晓得,我扛得住。”她这般说着,情感终究稳定下来。
宝钗没有说话,只拿眼睛看着孙穆、张嬷嬷等人,一脸的乞助之意。
宝钗冰雪聪明,不消细想,便晓得孙穆、姚静的企图,打动着说道:“甚么前次分炊时候应得的?若不是师父和姚先生为我出头,只怕我早就一文不名,流落街头了。大恩不言谢,师父和姚先生的好处,宝钗铭记于心,永久不敢忘。”
“如此可见冯家看重女人,慎重其事迎娶。虽是冯家家世差了点,但如有这份情意,女人将来也能过上好日子了。”张嬷嬷冲动得老泪纵横,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
“提及来,好久分歧几位女人们见面了,再见面天然是好的。”宝钗最后浅笑着说道,一派温文尔雅,云淡风轻,“何况现在绸缎庄都还给哥哥了,新的铺子还没开起来,三女人她们存放在铺子里的针线,也该交割明白了。总不好失期于人的。”
宝钗未曾多想,因姚静说得诚心,便应了。又过了几日,方传闻贾府里的女人们也要去的,才晓得姚静体贴本身的深意,不免又是感激,又是忐忑。想起即将与黛玉相逢,然各自有了归宿,将来必定殊途,不免难过。
只是虽是万事俱备,备嫁诸事□□的齐备,宝钗心中却更加烦躁不安。姚静夙来是个功德闲不住的,见宝钗面色,往屋里翻了半天,翻出一个帖子来,倒是修国公侯家某位蜜斯发的帖子。写明某年某月某日,将于府里某地开赏花宴,请姚静携家眷前去赏光。
时下几十两银子充足一个庄户人家吃一年不足,几百两便是对乡宦冯家而言,也是极大的数字。孙穆往银簪子、银镯里塞银票的时候,也是颠末一番考量的,和姚静等人几次商讨,既怕银票少了,委曲了宝钗,又怕银票多了,不慎将银簪子、银镯丢失后,引得小贼觊觎,反而引火上身。
宝钗在一旁难堪不已,心想本身已经被从薛家逐出,再无亲族,何况许嫁冯渊,本是权宜之计,只求相敬如宾,向来未有过白首不离、琴瑟和鸣的动机。她自谓已经是普天下第一不遵礼法之人,又何必在乎三媒六聘、纳彩、问名等事?
姚静见她说的诚心,想起她的遭受,心下感喟,脸上却笑嘻嘻地说道:“既是如此,这银子可就算我的了。你不准忏悔。”
孙穆看在眼中,从旁提点道:“凡事须得有始有终,总要有个交代才好。莫非你不见她时,就能毕生无憾吗?”
孙穆心中也感觉惊奇,安抚宝钗道:“无妨事。他本是乡间的土财主,本来压根和你沾不上边的,现在人缘际会,竟有了这般奇遇,是他宿世里修来的福分。我晓得你在烦恼甚么,但似这等没有根底的乡宦公子,最好拿捏不过,大喜之日,便是与他分房而睡,也是没甚么的,反正他一早都承诺过的。我们也毫不仗势欺人,自会为他纳了可心合意的姬妾,又不吃他的用他的,说白了只是寻个处所落脚罢了,你做买卖赚了银子,莫非还能少了他的好处?似这等面子也有的事情,他若不知进退,也就白长那一脸聪明相了。”
孙穆听冯渊一口承诺,晓得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她见冯渊满脸欣喜,确乎出自本心,心下稍安,向他道:“先前已经议定,女人嫁入冯家,为你筹划家务、打理后院自是分内之事,她虽没多少嫁奁,但只要我在一日,平常衣食自是由我这边出,不消你扶养。今后你如果看中哪家的女子,纳为姬妾,聘礼也可由我们这里出,决计影响不了你冯家开枝散叶,传宗接代。”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