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1页/共3页]
她们毕竟过分年青,宝钗这等丰度却要委曲下嫁冯渊,她们心中一向悄悄感觉不值。此番宝钗在长公主宴席间大展才学,她们就感觉定然会有高门公子顾恤宝钗才调,救拔宝钗与水火当中。
宝钗淡淡一笑:“从古到今,才学都只是锦上添花、博人一笑的东西。不但女儿家如此,便是那顶冠束带的男人,空有才学的话,也只得老景苦楚。东方朔博闻强记,史载弄臣,曹子建七步成诗,贬居陈郡,李太白锦心绣口,醉死宣城,苏东坡惊采绝艳,流徙琼州。男儿犹自如此,女儿才学更是如此。你们莫非不见薛涛、苏小等人,以才貌双全传世,却不过是文人雅士的玩物,易安居士王谢出身,多么才调,多么风骨,仍不免遭历朝历代人诟病不守晚节,再醮别人。女儿家行至顶峰,当属皇后太后之位,又有哪几个皇后太后是以才貌传世的?史乘中多不载盛宠,俱赞以贤德。你们竟然以为高门大户的公子会因为我薄有才名而另眼相看?”
韩奇踌躇道:“不知谷旦定了哪一日?”心中为是否前去观礼,颇费迟疑。论身份,他是贵族公子,宝钗倒是连宗族都不认的豪门孤女,不管暗里里如何合作买卖密切无间,正式场合里还是不便有所交集的。但宝钗又是如许一名蕙质兰心的女子,更何况是未婚妻宝琴的姐姐,倘若连提一句都未曾,也欠都雅。故而摆布难堪。
宝钗点头:“恰是。算起来也不过是这几日了。小门小户的人家,粗陋得很,倒让韩爷见笑了。”
她这般淡淡说来,听在孙穆和张嬷嬷等人耳中,更加惊心动魄。特别是孙穆本来也是识文断字的饱读之士,深知宝钗才调,却见她一脸超然将数千年来文人的悲剧娓娓道来,期间既不为怀才不遇者愤世嫉俗,也不替红颜薄命者鸣冤道屈,言语里充满阅尽世事的淡然。念及宝钗的遭受,孙穆等人竟是无言以对,惟余感喟。
宝钗善解人意,浅笑道:“寒户荆门那里讲究甚么黄道谷旦,嫁也便嫁了。也未预备摆酒,不过请熟悉的人家坐一坐,吃顿便饭罢了。君子之交淡如水,来日韩爷与琴儿良辰谷旦,我必沐浴换衣,焚香遥拜。”
“还请薛大女人放心,他日结婚以后,我必会好好待令妹,永不相违。”韩奇道。
宝钗起家回房去换家常衣服的时候,小红忍不住向张嬷嬷小声说道:“我见女人这模样,清楚是不想嫁的,既是如此,又何必苦了本身呢。”
此时冯渊见碧纱橱里衣香鬓影,半边身子早酥了,却极力粉饰本身,半晌方道:“我此次来,是来请女人的示下的。女人分开薛家这很多日子,老是借住在朋友家里,到底提及来欠都雅。总要挑个黄道谷旦,把事情办了才好。不晓得女人是甚么意义?有甚么筹算?”
想了想又道:“女人唱的那曲,吟的那诗,都是极好的。只怕女人平时尽管深藏不露,若不是此番为了护住我,又有谁晓得女人这般才学?”这般说着,内心倒是美滋滋的。
莺儿犹不平气:“但是女人这等才貌……女人的才学……”
宝钗点头:“既如此,我便放心了。”
就连茜雪、小红等人在一旁听了来龙去脉,也喜出望外道:“女人此番大展才学,还怕没有夫君迎娶?当时许嫁那甚么姓冯,本来就是权宜之计,三媒六证全无的,便是我们不承认,谅得姓冯的也没有甚么话说。”
宝钗开初料不到她们竟有这般设法,待听明白后忙点头笑道:“你们好胡涂!越是高门大户,越是深谙名当户对的事理。别的不说,倘若我是高门大户的公子,便是孤傲毕生,也不会娶我这般家世经历的女子。你们实在多想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