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鸠摩智(删改)[第2页/共3页]
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做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对洱水,极占形胜。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段氏历代先人做天子的,常常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削发,是以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天下诸寺当中最为尊崇。每位天子削发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寺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范围弘大,修建精丽,便是中原如五台、开元、九华、峨眉诸处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因僻处南疆,其名不彰。
鸠摩智浅笑道:“献丑了。小僧的拈花指指力,不及少林寺的玄渡大师远了。那‘多罗叶指’,只怕成就更差。”身形转动,绕着地下木箱快步而行,十指快速连点,但见木箱上木屑纷飞,不住跳动,瞬息间一只木箱已成为一片片碎片,不但如此,就连木箱的搭钮、钢片、铁扣、搭钮等金属附件,也俱在他指力下纷繁碎裂。
只见殿内共有八人,在殿内西首坐着一个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草鞋的和尚,只见那和尚脸上神采飞扬,模糊似有宝光活动,便如是明珠宝玉,天然生辉。慕容燕心道:“这定是鸠摩智了。”在东首有五名和尚面对鸠摩智而坐,慕容燕只认得坐在第五位的是保定帝段正明,其他四人却辨识不出都是何人了。慕容燕固然不识得这四名和尚,但为了让各位看官浏览便利,笔者却要在这里交代一下。坐在东首第1、第二位的两个枯黄精瘦的和尚别离是本观、秘闻,坐在中间第三位的天龙寺的方丈本因,坐在第四位的一个强大魁伟的和尚法名本参。
慕容燕晓得此时保定帝正在与枯荣大师及别的四名和尚修炼“六脉神剑”,但天龙寺中殿堂浩繁,慕容燕在寺中找了半天也未找到他们修炼“六脉神剑”的地点。
...
“哦,那不知贵寺本日因何封寺?”慕容燕问道。
“如此,那我就他日再来吧。”说吧,慕容燕就沿着来路走去。行至半里,又折身回返。避开寺门,找到一僻静处,翻越寺墙,进入寺中。
那小二一边上菜一边回道:“这位公子,你可问对人了。这是因为前天皇上册封镇南王为皇太弟了,明天一早又下旨免了盐税,城中百姓感念皇上仁德,故而庆贺。公子,您的菜都齐了,若没有别的事,小的就先辞职了,公子您慢用。”
原著中是因段誉平空得了太多内力,而他本身又不懂导气之法,使得体内真气失了指导,乱冲乱走,不成遏止。大理皇宫和镇南王府中世人不明就里,只觉得他是中了剧毒,宫中太医以此为按照对他停止医治自是不得法。不得已,保定帝只要带他去天龙寺中乞助时,晓得了鸠摩智要来天龙寺索要《六脉神剑经》的事。恰逢其会,便临时剃度,以助天龙寺度过危急。现在固然没有了段誉求医的事,但因天龙寺中找不到第六小我来分练神剑,不得已,枯荣大师将他叫到天龙寺来充数。在这五名和尚以后,有一名身形肥胖的和尚背对世人,面壁而坐,慕容燕猜想他就是枯荣大师了。在枯荣大师身前整齐摆放着六个图卷,想来多数就是《六脉神剑经》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