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页/共4页]
太门生的请愿最后帮了倒忙,司马氏一看就吓到了—一小我有这么大的号令力,如果不杀还得了?司马氏的一个虎伥钟会向他进谗言,说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贵爵,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康,无以洁净霸道”。这话说得很明白,嵇康就是司马氏篡夺曹家天下的绊脚石,司马氏要想当天子,就要先搬掉这块绊脚石,也就是所谓“洁净霸道”(“洁净”在这里是动词,“霸道”是宾语)。嵇康为甚么会成为司马氏的绊脚石呢?不错,嵇康是娶了一名曹家的公主,做了魏国的官,官名是中散大夫,以是在政治态度上他是戍卫曹氏政权而反对司马氏篡位的,但这不是底子启事。他的太太实在只是曹家一个旁系的公主,并不显赫,中散大夫也只是一其中级文官,又没有任何兵权,不率领一兵一卒,有甚么可骇的呢?何况当时在曹家仕进而倒向司马氏的人多得很,司马氏本身也是曹魏的大臣。很多明白人都晓得曹家局势已去,今后必定是司马氏的天下。比方嵇康的好朋友,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就是如许一个明白人。他终究挑选投奔司马氏,并且做了司马氏的大官—吏部尚书,就是专管汲引干部的官,有点像明天的构造部长。他替好朋友嵇康考虑,以为没需求为曹家白白送掉一条命,不如识时务些也做司马氏的官好了,因而向司马氏保举嵇康来代替本身。不料嵇康不但不承情,还特别写了一封断交信,跟山涛划清边界,这就是汗青上很驰名的《与山巨源断交书》,“巨源”是山涛的字。信中说到他回绝仕进的启事,明天读起来会感觉很风趣,嵇康列举的九条启事(“必不堪者七,甚不成者二”)都像是开打趣。比如他说,本身喜好睡懒觉,每天早上要到小便快把尿脬胀破了才起床,如何能起早去上班呢?又说,本身很懒,不大沐浴,身上长虱子,老是要抓,是以不能穿官服,如此等等。这算甚么来由呢?明眼人一看就晓得都是乱扯淡的话,真正的启事说穿了就是一句:老子就是不跟你司马氏合作!
当然,嵇康不是大家都能够做的,也不是大家都必须做的。在严峻的汗青事情面前,基于各种启事,分歧的人会做出分歧的挑选,也是能够了解的。竹林七贤是七个好朋友,都很有才调,常常一起喝酒、清谈,开端时志趣应当都差未几,但厥后就挑选了分歧的门路。阮籍跟嵇康差未几,但没有嵇康那么刚烈,对司马氏只敢软拖不敢硬碰。刘伶和阮咸固然满腹牢骚,但只能喝酒装疯。向秀最后还是挑选出来做司马氏的官,至于山涛和王戎,就不但当了司马氏的官,并且当了大官。很难说谁对谁不对,大家有大家的设法,大家也有大家的苦处,有的人挑选体制外的抗争,有的人挑选体制内的改进,这都是能够了解的。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谋取权位而叛变本来的初志,放弃独立的意志,乃至贬损本身的品德,恐怕老是不会被先人瞧得起的吧。前面说过的颜延之作《五君咏》,就是咏的竹林七贤中的五小我,而把山涛和王戎从七贤中除名了。颜延之间隔七贤的期间才不过一百多年,七贤的职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不一样了。明天我们都还记得嵇康、阮籍,而山涛和王戎固然官做得很大,已经不大有人提起了。这就是汗青做出的评判,而汗青常常是不谅解人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