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第1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提及嵇康,我们很轻易就想起《广陵散》。《广陵散》又叫《承平引》,“散”和“引”都是琴曲的类别,《广陵散》或《承平引》是一首琴曲的名字。嵇康是被司马氏杀的头,临刑之时安闲不迫,从他哥哥嵇喜手里拿过一把琴,弹了一曲《广陵散》,弹完叹一口气说:“袁孝尼(嵇康的外甥)曾经让我教他弹这个曲子,我当时没教他。唉,今后今后没有人会弹这支曲子了!”原话是“《广陵散》于今绝矣”。以是“广陵散绝”就成了一个成语,后代诗文常常用到。明天汉语中另有两个词“绝唱”“绝响”,也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美得不得了、今后再也听不到或没有能与之媲美的曲子,就叫绝唱、绝响,比如鲁迅就曾经奖饰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上一章我们说过,谈到魏晋南北朝,就不能不提到士族阶层。而谈到士族阶层,就会想起名流。名流这个词用到明天,已经有些嘲弄的味道了,比如我们常常把穿戴不修面貌与言行不大检点称为名流风采。实在这个词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是响铛铛的,指的是士族阶层中的精英分子。一小我要获得名流这个称呼是非常不轻易的,光是名誉大还不可,要学问、德行、才情都足以令人佩服才行。东晋文人袁宏写了一本《名流传》,从魏初到他阿谁期间一百多年间,才选了十八小我。正始名流三个:夏侯玄、何晏、王弼;竹林名流七个:嵇康、阮籍、向秀、山涛、王戎、刘伶、阮咸;中朝(即西晋)名流八个:裴楷、乐广、王衍、庾敳、王承、阮瞻、卫玠、谢鲲。这些都是大名鼎鼎、才调盖世、德足服人的期间精英。这十八小我中,又以竹林七贤最为驰名,他们的故事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传播甚广。

太门生的请愿最后帮了倒忙,司马氏一看就吓到了—一小我有这么大的号令力,如果不杀还得了?司马氏的一个虎伥钟会向他进谗言,说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贵爵,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今不诛康,无以洁净霸道”。这话说得很明白,嵇康就是司马氏篡夺曹家天下的绊脚石,司马氏要想当天子,就要先搬掉这块绊脚石,也就是所谓“洁净霸道”(“洁净”在这里是动词,“霸道”是宾语)。嵇康为甚么会成为司马氏的绊脚石呢?不错,嵇康是娶了一名曹家的公主,做了魏国的官,官名是中散大夫,以是在政治态度上他是戍卫曹氏政权而反对司马氏篡位的,但这不是底子启事。他的太太实在只是曹家一个旁系的公主,并不显赫,中散大夫也只是一其中级文官,又没有任何兵权,不率领一兵一卒,有甚么可骇的呢?何况当时在曹家仕进而倒向司马氏的人多得很,司马氏本身也是曹魏的大臣。很多明白人都晓得曹家局势已去,今后必定是司马氏的天下。比方嵇康的好朋友,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就是如许一个明白人。他终究挑选投奔司马氏,并且做了司马氏的大官—吏部尚书,就是专管汲引干部的官,有点像明天的构造部长。他替好朋友嵇康考虑,以为没需求为曹家白白送掉一条命,不如识时务些也做司马氏的官好了,因而向司马氏保举嵇康来代替本身。不料嵇康不但不承情,还特别写了一封断交信,跟山涛划清边界,这就是汗青上很驰名的《与山巨源断交书》,“巨源”是山涛的字。信中说到他回绝仕进的启事,明天读起来会感觉很风趣,嵇康列举的九条启事(“必不堪者七,甚不成者二”)都像是开打趣。比如他说,本身喜好睡懒觉,每天早上要到小便快把尿脬胀破了才起床,如何能起早去上班呢?又说,本身很懒,不大沐浴,身上长虱子,老是要抓,是以不能穿官服,如此等等。这算甚么来由呢?明眼人一看就晓得都是乱扯淡的话,真正的启事说穿了就是一句:老子就是不跟你司马氏合作!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万魂神体    逆天武神,你管这叫寒门子弟?    天下英雄刘玄德    历史求生之路    魔尊总是不在线    锦年之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