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下)[第3页/共4页]
一名巨大的帝王,用一种豪放的体例向人间道别,大笑离场。
李绩走到他面前,扬起下巴表示了一下,二人走出人群,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李素沉默一阵,道:“或许,新君治下的江山,并不比陛下差,大唐终归是一代强过一代。”
太极宫外,朝霞似血,残阳西沉。
一道轻悄的身影,迈着小细步走近两仪殿,见殿内李治孤傲的背影,小身影脚步一顿,带着哭腔轻唤道:“雉奴哥哥……”
李素走到他的身后,双手悄悄按上了李治的肩。
君臣非常熟谙的《秦王破阵乐》再次鼓吹,广场上悠悠回荡着这首记录李世民毕生功劳的战歌。
直到夜深,朝臣在殿外守灵,李治木然地跪在李世民棺木前,呆呆地谛视着那副没有任何朝气的棺木,眼泪仿佛已流干了,形如一副空空的躯壳,守着一颗茫然无措的心。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承平人……”
…………
“朕有袍泽臣子如尔等,与朕不离不弃,此时此地,有美酒扫兴,有袍泽同饮,另有后代送终,此生不亦快哉,哈哈!”李世民大笑。
宫门前鹄立的朝臣们一愣,接着一惊,还未做出反应,宫里已传出一片大哭声,朝臣们顿时明白了甚么,神采惨淡空中朝宫门跪伏于地,嚎啕大哭。
乐工敲下第一记编钟,接着震慑民气的鼓声渐起,场中的舞伎们列队整齐,跟着鼓声越来越麋集,场中的舞伎行动忽动,扬起了盾,长戟斜指,一股凌然肃杀之气顿生。
上午,八百和尚羽士入宫,两仪殿前安插道场,为先皇诵经祈福超度。
朝臣们纷繁出宫,却都不肯回家,大师堆积在太极宫门外,如同朝会般整齐地站在夜风中,等候一个即将到来的凶信。
石破天惊,震慑民气。
长戟斜指向天,然后带着啸声狠狠朝前一刺,李世民挣红了脸,用尽毕生的力量,嘶声大喝。
一场酒宴耗尽了李世民仅余的力量,被宫人抬回了甘露殿。
李素黯然一叹,没说话。
分开两仪殿,李素心中非常压抑,深深吸了口气,压抑住内心的忧躁,领着禁军再次巡弋宫闱禁内。
李治神采木然,仿佛一个没有灵魂的扯线木偶,哭与拜全依礼部官员之表示,整整一天水米未进。
朝臣们跪伏于地,大哭不止。
…………
场中戟盾舞动,鼓声从急到疏,歌伎们的歌声激昂而起。
宫门外,朝臣的哭声愈发狠恶起来。
李素点头,施礼:“臣先辞职。”
广场上百余朝臣低头掩面而泣,压抑到极致的抽泣声此起彼伏,无人敢收回哭声。
宫门拉开了一条裂缝,一名年青的寺人走出来,带着哭腔道:“陛下崩逝――”
李世民怔怔盯着舞伎们的舞动,嘴唇微微颤抖,神情垂垂堕入思忆,过往的光阴仿佛快进的画面,在脑海中一一闪现。
李世民痛快地端盏饮尽,神采又红润了几分,看起来愈发精力矍铄。
李绩道:“说说章程吧,你筹算如何生长民政民生?”
喃喃言毕,李世民俄然开畅起来,大笑道:“有美酒有袍泽,岂能无歌舞?来人,召太常寺乐工歌舞伎,与我君臣扫兴。”
舅甥二人正说着话,太极宫内俄然钟声高文,一下又一下,敲击声慌乱短促,悠悠回荡在深夜的长安城内。
李素感喟:“逝者已矣,生者如此。往者不成谏,来者犹可追。殿下身系大唐国运气数,目光应当向前看。”
李素低头,无言。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