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怒火中草疏陈五事 浅唱里夏月冷三更[第1页/共11页]
高福回身出门把玉娘领了出去,又把食盒子里的酒菜拿出来摆好,这才退了出去,谨慎把门掩好。
1、祖宗旧规,御门听政,凡各衙门奏事,俱是玉音亲答,以见政令出自主上。臣下不敢预也。隆庆初阁臣拟令代答,乃至人主玩愒,甚非事体。昨皇上于劝进时,荷蒙谕答,天语寂静,玉音清澈,诸臣无不忭仰。当日即传遍都城,小民亦无不欣悦。其所干系可知也。若临时不一亲答,臣下必觉得上不省理,政令皆由别人之口。岂不解本若无?此后令司礼监每日将该衙门应奏事件开一小揭帖,明写某件不该答,某件该答,某件皆某衙门晓得,及是晓得了之类。皇上御门时,清算袖中,待各官奏事,取出一览。照件亲答。至于临时讯断,如朝官数少,奏请查办,则答曰:“着该衙门查点,其纠奏失礼者,重则锦衣卫拿了,次则法司提了问,轻则饶他。”亦须亲答如此,则政令天然出色,能够系属民气。伏祈圣裁。
“的确当真,是我让雒遵缓慢到你府上转告。”
两人还在争辩着,高拱却已迈出门槛,搡开两人,独自穿过内庭走向客堂。
却说前年的元宵节,隆庆天子带着后宫众位嫔妃一起在皇极门前看鳌山灯。瞅准隆庆天子看灯看在兴头儿上,坐在他身边的李贵妃趁机说道:“皇上,你看看众位嫔妃戴的头面,是不是都太旧了。”隆庆天子扭头朝众嫔妃扫了一眼,的确没有一件头面是新款,心中也甚为过意不去。这才记起即位四年,还没有打制头面金饰犒赏后宫。第二天,便下旨户部拨四十万两太仓银采办黄金珠宝,为后宫家属打制一批金饰,但这件事遭到了当时户部尚书马森的抵抗。马森上疏畅言国度财务的困难,国度一年的财务支出只要二百多万两银子,支出却要四百多万两,仅军费和治河保漕两项开支,就要三百多万两。入不敷出,因拖欠军队饷银而引发兵士叛变的事也屡有产生。马森在奏疏中列举各种困难,但愿皇上体恤国度财务困难,收回成命。隆庆天子固然不大喜好理朝,但对于积年积存的财务赤字内心还是清楚的。他平常也重视节俭,比如说嫔妃们的月份银子比起前朝来要少很多。他在南苑主持内侍比武射箭,一箭中的者也只赏了两个小芝麻饼。武宗天子也搞过一样的一次比赛,得奖者最低是五十两银子。两比拟较,隆庆天子的吝啬也缔造了明朝天子之最。但此次不一样,隆庆天子已在鳌山灯会上向嫔妃们作了承诺,如不兑现,则有失天子的庄严。隆庆天子便采纳了马森的上奏。马森实难从命,只好申请乞休,隆庆天子准旨。高拱保举他的同年,时任南京工部尚书的张守直来北京接任马森之职。张守直一到任,颠末盘问家底,也感到实难从命。因而在征得高拱的同意下,再次上疏,委宛陈述户部的难处。此次隆庆天子作了让步,主动减去三十万两,只让户部拿出十万两银子来。张守直还想上疏抗旨,高拱劝住了他,说皇上既已让步让步,总得给皇上一个面子。张守直这才遵旨办理。这笔银子从太仓划出之日,也是马森离京回籍之时。当时在京各衙门官员有两百多人出城为马森送行,可见民气向背。
高拱说话直十足的,口气很硬。这是因为耐久身居高位养成的风俗,叫一个女孩儿家听了很不受用,但玉娘哑忍了,还是含笑答道:
“养正兄,”高拱挥手打断张守直的话头,“你彻夜必然要见我,是不是为那二十万两银子的事?”
高拱诘问:“这里头莫非另有甚么可坦白之事?”
高拱人还没有进门,声音先已传了出去。正坐在紫檀椅上百无聊赖的户部尚书张守直,这时站起来拱了拱手面有愠色地说道:“元辅,我冒昧拜访,实乃事出有因,你的管家说你很累,不想传达。我对他说,我就是在这里比及天亮,也要见到元辅。”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