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天王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第1页/共3页]
金龙殿里,本身坐在大殿台上正中。台左边空一个位子,是天父耶和华的宝座。台右边空一个位子,是天兄耶稣的宝座。台下左边摆一个矮几,是幼西王之几。台下右边一样地摆一个矮几,是幼南王之几。幼西王、幼南王年纪都小,不要他们朝拜,但为他们留两个位子,表示对为天国捐躯的西王和南王的尊崇。每当想起在最艰巨的年代,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与本身同甘共苦的景象,天王便黯然神伤,内心非常感激这两个既虔诚又有才调的兄弟。是以决定把这两个幼王的坐位摆在最前面。靠着幼西王前面的,顺次为东王,翼王,天、地、春、夏、秋、冬各位正丞相,又正丞相;靠着幼南王前面的顺次是北王,天、地、春、夏、秋、冬各位副丞相,又副丞相。这以后,按官职大小,两边顺次排着检点、批示、将军等等。设想好后,天王亲身绘出一幅天国朝主图。他对这幅图很对劲。
定都,毫无疑问就定在金陵。这在天王看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东王、北王也拥戴。天王没有推测,临在武昌出兵时,翼王却对此颁发了分歧观点。翼王以为应窜改永安既定目标,北进河南,再渡黄河直捣幽燕。特别是部将罗纲领,反对定都金陵最为狠恶。天王记得,罗纲领劈面对他说过:"翼王北进中州之策为上策。上策若不可,可用中策,即先定南边九省,然后分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一出淮扬,三路汇合,共猎燕都。定都金陵,诚为下策。天下不决,欲安居金陵,岂能悠长!"罗纲领的主张,无疑最具目光。可惜,天王早已巴望进小天国纳福,他听不进纲胞这番还要他亲冒矢石的话。为了同一思惟、果断信心,在向金陵进军的船上,天王出了一道题目,叫做建天京于金陵论,叮咛何震川让随军文人每人写一篇论文。昨夜何震川呈上一叠论文,同时并建议贬斥直隶和北京。洪秀全将论文数了数,共四十一篇。就像当年教私塾时批阅门生功课样,他把每篇论文都细细审读一遍。文章都写得短而有力,事理也说得扼要透辟,甚得天王之意。或许因为喜好何震川的原因,天王把四十一篇论文比来比去,总感觉何震川那篇写得最好,很有韩愈碑铭文的气度。他拿起何震川的论文,饶有兴趣地轻声念叨:欲创非常之业,必得非常之人;欲立永久之基,必得至当之地。斯能立久而不易,亘古而常尊者也。溯自天父上帝自造六合以来,其间窃号传播,何尝不代有其人。究之人非天命之人,国非天命之国,以是弑夺频繁,纷更不一,乃至于今。
"如许的满腹经纶,绝大手笔,竟然连个举人都得不到。若不是天国承运而起,岂不藏匿了这小我才!"洪秀全为何震川先前的怀才不遇,大大感到不平。何震川是广西象州人,秀才出身。金田叛逆时,全产业兵,战役中他一家死了二十二人,现仅剩一弟一侄和他本身三人,是一个为天国是业满门尽忠的功臣。天王当即封何震川为恩赏丞相,调来天王府掌文书承宣事件。何震川的建议很好。金陵既定为天京,北京和直隶就应当贬斥。天王略为思虑一下,亲手写了一道圣旨:诏曰:有功当封,有罪当贬。今朕既贬北燕为妖穴,是因妖现秽其地。妖有罪,地亦因之有罪,故并贬直隶省为罪隶省。天下万郭,帝无二,京亦无二。天京而外,皆不得僭称京。故特诏清,速行告谕守城出军统统兵将,共知朕现贬北燕为妖穴,俟灭妖火线复其名为北燕。并知朕现贬直隶省为罪隶省,俟此省知悔罪,祭奠天父上帝,然后更罪隶之名为迁善省,庶俾天下万国同知妖胡为天父上帝所深谴所必诛之罪人。钦此。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