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3页/共3页]
姜达却没有直策答允,而是道:“即便没有中正之命,阿翁与我也会尽力治救梁郎君。”
“好!”王汶镇静难耐的又在案旁转了一圈,“白露,你带姜达去取十万钱,若需求甚么珍稀药物,也尽可从库中取来。”
王汶踌躇了一下,答道:“恐怕不能陪安期同去了。”
看老友兴趣盎然,王汶天然也不卖关子了,把之前渭山雅集的事情说了出来。听到有人能赶上神佛入梦这等奇事,就连杜承也不由赞叹:“另有这等异事?那梁子熙有给你复书吗?”
杜承也有些发傻,喃喃道:“莫不是这才是神佛入梦的真意?”
“这件事,你们先莫要别传!”王汶当机立断,叮咛道,“统统花消用度,姜府不消操心,尽力查找疫物。若果然查出了伤寒泉源,我自当禀报朝廷,给你们加官进爵!”
姜达答道:“恰是家翁。家翁前日已去过梁府,给梁郎君诊病。梁郎君病情非常严峻,估计还要保养一年半载才气规复。这是梁郎君写给中正的手札。”
那高大男人微微一笑:“茂深此言差矣。嵇叔夜遇仙而授《广陵散》,此等仙乐,也自该由他还与仙家。这才是一饮一啄,人缘果报。又何必为此难过?”
“这是否乃是梵学至理?”
“好字!可如其人否?”杜承脱口而出。
嵇康引颈赴死之时,曾弹一曲《广陵散》,引得三千太门生同声请愿,无数慷慨之士甘心替死。《广陵》琴谱虽存,却再无一人,能与那绝世天赋比肩。
王汶打了个激灵。是啊!神佛入梦,又如何能够只留下传下一卷经文?恐怕“疫物”之说,才是他挽救世人的真意。这个梁丰梁子熙,怕是比他想的还要首要!
看着老友脸上变幻不定,杜承终究按捺不住,凑畴昔看了起来。只是一眼,他就明白了王汶失态的启事。这字笔力固然显弱,但是笔体刚健、字字松散,又瘦劲嶙峋。既有魏碑的银钩铁画之骨,又有钟楷的清秀媚丽之态,假以光阴,绝对自成一家!
杜承还是第一次听到王汶如许夸奖旁人的笔墨,不由猎奇心大起,直叫道:“与我看看!”
操琴男人点头叹道:“不如嵇叔夜远也。可叹《广陵散》,终成绝响。”
王汶身边的婢女立即躬身应道。姜达仿佛还想推拒,王汶已经一挥衣袖:“速去速去!如有停顿,速来报我!”
说着,他恭恭敬敬把一封手札递了上去。
但是说话此人,恰是王浑之子王汶。是以这番感慨,听来就不但不失礼,反而有些痛失知音的拓落,更显得说话之人道情纯直,萧洒漂亮。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