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步步错[第2页/共2页]
彼时卫良娣身子未好,武承肃底子不能在宜秋宫过夜,他不过是去看看小公子,趁便与卫良娣一同用膳。
阳筠不想惹他,请武承肃在正殿喝茶略等半晌,叮咛印儿去取琴下来。
阳筠略一思忖,倒也解释得通。
武承肃微微一笑,饶有兴趣地看着卫良娣。
“你倒体贴太子妃。”武承肃的笑意味深长。
钏儿走后也没人交头接耳、低声群情,权当太子妃要了匹缎子一样平常。
竟还是要听《阳春白雪》。此时在阳筠眼中,武承肃和周纪倒并非同类,只是他清楚不是那样脾气的人,如此盯着《阳春白雪》不放,不免显得奇特。
阳筠料武承肃是听了白纻舞衣的传言,心中结壮了几分。见他说得和蔼,她也不好再矫情造作,咬了咬嘴唇,道:
固然另有个陈良娣,不过只生了个女儿,兼之人老珠黄,倒也轻易清算。
阳筠猜不出答案,干脆微微一笑,眼中用心闪过一抹黯然,面上却摆出平时的模样,仿佛不懂武承肃说些甚么。
有宜秋宫的小内侍悄悄跟着,远远看了个清楚,却不敢像之前的几个看门的普通仓猝回禀,目睹着太子进了八凤殿殿门,小内侍才归去,把所见奉告了卫良娣。
琴音中偶尔暴露的伤春之情,却让他不时回过神来——如何甚么曲子在她手里都如此伤感?莫不是舞衣之事闹得心慌,唯恐“留春不住”么?
八凤殿诸人忙到殿前驱逐,武承肃将侍女打量了一遍,才对阳筠说道:
“下棋是不会的,学了两个月还是一窍也不通;针线上也是如此,如何练都还不好。”阳筠答得开阔。
姜华捏了把汗。
“倒不是,太子妃的琴是可贵的好,赠焦尾琴也正因为大略相配。”武承肃笑道,“只不知琴中戚戚之意是为何?”
武承肃用过膳,去阁房盯着小公子看了半天赋分开,径直朝八凤殿去了。
当时阳筠姐妹举止古怪,武承肃已经狐疑。也不知是不想求证,还是竟不萦怀,他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现在卫良娣看似偶然提起,实际包藏了多少的心机,凡是不是傻子就都能看得出。
“东宫里就群情起来了,说太子妃殿下非常俭省,衣裳小了也不舍得扔。传闻还是前几日,才又教侍女去衣库院领了两匹细纻呢。”
若太子稍有不悦,怕就是不肯让人提及此事,她就见机不提好了;但倘若太子接过话头,必是表示她持续说下去,岂有不说之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