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页/共10页]
人参败毒散 喻嘉言最重此方,令微汗则阳气升,而陷者举矣。此法时医不讲,余每用此方加陈仓米四钱,或加黄芩、黄连,屡用屡效。
甘草(一钱) 浓朴(一钱五分) 扁豆(二钱) 香薷(四钱)水二杯,煎八分,冷服或温服。泻利,加茯苓、白术;呕吐,加半夏;暑气发搐,加羌活、秦艽。
六一散(河间) 治统统暑病。
补中益气汤 治劳役饥饱过分,致伤元气,气虚而风中之。此类中民风中虚证,更有七气上逆,亦名誉中,宜越鞠丸之类。
大黄(非常,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漆(二两) 干地黄(十两) 虻虫(一升) 水蛭(一百个) 蛴螬(一升) 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愚按∶以搜血之品,为补血之用,仿于《内经》四乌 骨一 茹丸。张路玉以此丸药料及鲍鱼入绒毛鸡腹内,黄酒、童便煮烂,汁干,将鸡去骨取肉,同诸药悬火上烘干为末,加炼蜜为丸。每服二钱,以黄酒送下,日三服。代 虫丸甚妥。
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五分)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杏仁(二钱,去皮尖) 白芥子(一钱,炒研)加生姜七片,水煎服。寒甚,加细辛七分;愚每用,必去白芥子加五味子、干姜、细辛。
桂枝(二钱) 桃仁(十七枚,去皮尖) 大黄(四钱) 芒硝(七分) 甘草(七分)水二杯,煎八分,去滓,入硝二沸,温服。
生脉散 却暑良方。
葶苈子(隔纸炒研如泥,二钱二分)水一杯半,大枣十二枚,煎七分,入葶苈子服之。
前云身重为湿多,此云一身悉肿为风多。风多气多热亦多,且属急风,故用此猛剂。
生乌头(二钱) 生南星(二钱) 生附子(三钱) 木香(五分) 生姜(五片)水二杯,煎七分。薛氏用人参一两,煎汤半杯调服。
小柴胡汤 统统疟病俱治。
防风通圣散 治热风卒中,外而经络手足 ,内而脏腑二便闭塞,用此两解之。较之三化汤较妥,亦为类中风实火治法。所用表药,火郁发之之义也;所用下药,釜下抽薪之义也。
血症方
皮水
拙着《从众录》有方论。又鬼注不去,宜虎骨、鹿茸、羚羊角、龙骨各三钱。以羊肉汤煎,入麝香少量服。取腥膻之味,引浊阴之气从阴而泄,此喻嘉言《寄意草》法也。
人参(二钱) 半夏(四钱,俗用明矾制者不成用,只用姜水浸二日,一日一换。净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摅起蒸熟,晒干切片用)长流水入蜜扬二百四十遍,取三杯半,煎七分服。
泽泻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 白术(各二两) 桑白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两) 大腹皮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五分)上 咀,每服一二两,水二杯,灯草三十根,煎八分,食远服。如病重者,可用药二两,又加麦冬及灯草半两,以水一斗,于沙锅内熬至一大碗。再下小锅内,煎至一钟。五更空心折。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风痱,身材不能自收持,口不言,昏冒不知把柄。或拘急不能转侧。方出《金匮》附方。
痢症方
浓朴(四钱) 大黄(二钱) 枳实(一钱五分)水二杯,煎八分,温服。
丹参(一两)白檀香(要真者极香的切片) 砂仁(各一钱)水二杯,煎八分服。
十枣汤方见《亲信痛》。
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 治胸痹喘气咳唾,胸背痛,寸沉迟,关上小紧。
麻黄(六钱) 石膏(八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五枚)水四杯,先煮麻黄至三杯,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服,日夜作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钱。风水,加白术三钱。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