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工开物 上篇 粹精》译文[第1页/共6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④信郡:广信府,今江西上饶一带。

磨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规格,大的磨要用肥壮有力的牛来拉。牛拉磨时要用桐壳遮住牛的眼睛,不然牛就会转晕了。牛的肚子上要系上一只桶用来盛装牛的分泌物,不然就会把面弄脏了。小一点的磨用驴来拉,重量相对较轻些。再小一点的磨则只需用人来推。

凡麦经磨以后,几番入罗,勤者不厌反复。罗筐之底用丝织罗地绢为之。湖丝所织者,罗面千石不损,若他方黄丝所为,经百石罢了朽也。凡面既成后,寒天可经三月,春夏不出二旬日则郁坏②。为食适口,贵及时③也。

稻谷用砻磨过今后,要用风车扇去糠秕,然后再倒进筛子里团团筛过,未破壳的稻谷便浮到筛面上来,再倒入砻中停止加工。大的筛子周长五尺,小的筛子周长约为大筛的一半。大筛的中间略微隆起,供强健的劳动力利用;小筛的边高只要二寸,中间微凸,供妇女儿童利用。

③毛羽隐然:毛羽,与前之“甲”、“衣”均指粮食颗粒的外壳。毛羽隐然,指粟粱等为羽片状外壳所包裹。

⑤食不厌精:《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①粹精:《易.乾》:“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此处言粮食之加工,使其更加纯粹。

【译文】

【注释】

【注释】

一头壮牛一天能磨两石麦子,一头驴一天只能磨一石,强健的人一天能磨麦三斗,而体弱的人只能磨一斗半。至于利用水磨的体例,已经在《攻稻.水碓》一节的记叙中详细报告了,体例还是一样的,但水磨的服从却要比牛犊的效力高出三倍。

稻子收割以后,就要停止脱粒。脱粒的体例中,用手握稻秆摔打来脱粒的约占一半,把稻子铺在晒场上,用牛拉石磙停止脱粒的也占一半。手工脱粒是手握稻秆在木桶上或石板上摔打。稻子收成的时候,如果赶上多雨少晴的气候,稻田和稻谷都很潮湿,不能把稻子收到晒场上去脱粒时,就用木桶在田间当场脱粒。如果赶上好天稻子也很干,利用石板脱粒也就很便利了。

收成小麦的时候,用手握住麦秆摔打脱粒,和稻子手工脱粒的体例不异。去掉秕麦的体例,北方多用扬场的体例,这是因为风车的利用还没有提高天下。扬场不能在屋檐下,并且必然要等有风的时候才气停止。没有风或者下雨时都不能扬场。

④为粉者十无一焉:把大麦磨成面粉来食用的十中无一。

宋子曰:天生五谷以育民,美在此中,有“黄裳”之意焉②。稻以糠为甲,麦以麸为衣,粟、粱、黍、稷毛羽隐然③。播精而择粹,其道宁终秘也④。饮食而知味者,食不厌精⑤。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⑥。为此者难道人貌而天者⑦哉?

【原文】

攻稻

【注释】

稻谷去掉谷壳用的是砻,去掉糠皮用的是舂或者碾;但是用水碓来舂,也就同时起了砻的感化。枯燥的稻谷用碾加工也能够不消砻。砻有两种:一种是用木头做的,锯下一尺多长的原木(多用松木)砍削并分解磨盘形状,两扇都凿出纵向的斜齿,下扇安一根轴穿进上扇,将上扇中间挖空以便稻谷能从孔中注入。木砻如果加工到二千多石米就不能再用了。用木砻加工,即便是不太枯燥的稻谷也不会被磨碎,是以上缴的军粮和官粮,不管是大量运走或当场储藏的大量稻谷都要用木砻加工。另一种是土砻,破开竹子编织成一个圆筐,中间用洁净的黄土添补压实,高低两扇都镶上竹齿,上扇安个竹篾漏斗用来装稻谷。稻谷从上扇用竹篾围成的孔中注入,土砻的装谷量比木砻要多一倍。稻谷略微潮湿一点,在土砻中就会磨碎。土砻加工二百石米就坏了。利用木砻的必须是身材强健的劳动力,而土砻即便是体弱力小的妇女儿童也能胜任。老百姓吃的米都是用土砻加工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篮球:从意外入选国家队开始    都市无敌神医1    明末工程师    重生之大神是天后    怪诞灭世前的那些年    脑子有台扭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