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荀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大略(2)[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君子发愤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以是非对。

子夏家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天下之人,唯各特地哉,但是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消而改自作,何故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

雨小,汉故潜。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箸,德至者光彩洽,行尽而声问远,小人不诚于内而求之于外。

少不讽诵,壮非论议,虽可,未成也。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犯警,辨察而操僻,勇果而无礼,君子之所仇恨也。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置色彩、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

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晋人欲伐卫,畏子路,不敢过蒲。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说之以是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知者明于事,达于数,不成以不诚事也。故曰:“君子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君人者不成以不慎取臣,匹夫不成不慎取友。友者、以是相有也。道分歧,何故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高山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其着也,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和睦人,不成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曾子行,晏子从于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告假于君子,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三月蒲月,为帱采,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檃栝,不成不谨也。慎之!兰茞槁本,渐于蜜醴,一佩易之。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成不慎也。”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但是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但是能使其好义不堪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厚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短长,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冢卿不修币,大夫不为场园,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君子能为宝贵,不能令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令人必用己。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趋矣。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

文王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成康则案无诛已。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也;其人而不教,不祥。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以贤易不肖,不待卜而后知吉。以治伐乱,不待战而后知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通天之主    子萝的锦绣田缘    快穿攻略:妖孽男神,别黑化    岭南鬼术    神源武尊    读书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