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杨天王、朱夫子(三)[第2页/共2页]
真德秀额头青筋绽起,“一派胡言!我理学乃是圣贤之言,如何能遗毒后代,流毒无穷?你年幼无知,不通经史,又安知我理学之妙理?”
杨易道:“哈!我与你理学难堪就是用心险恶?你等鼓吹之理学,有遗毒百世之恶,传于后代,流毒无穷。我明天乃是为后代子孙着想,为亿万子民免除理学残害之苦,乃是大功德,大善心!恶你几个老儒,而救我亿兆百姓,这等无上功德之事,杨某岂能不为?”
他定了定神,对杨易道:“无稽之事老夫岂能回应!小公子不知听了何人言语,对我理学一脉大肆歪曲,你年纪幼小,又安知当年之事?这些事情空穴来风,另有隐情,此中启事不是你所能晓得。你又没有切身经历此事,现在又为何一向咬定朱子品德之事不放?”
饶是真德秀饱学诗书,长于论争,现在也是彷徨无助,不知从何提及。怔然很久,方才低声答道:“朱子先师,岂能会做此等下作之事?此事别有蹊跷,乃是当初政敌用心谗谄,捏造出来的事情,不敷为信。”
杨易道:“到了此时,你还嘴硬不平?”
一秒记着【??】,為您供应出色小说浏览。
这也导致很多外埠士子,不明究竟,不知本相,听了理学传人的一番鼓吹,还真觉得朱熹是圣贤之人,所思所想,所行所说,真的是遵循本身的主张躬行实际,可谓一代宗师。
杨易接着说道:“理学之祸甚于党争,甚于天灾,甚于贼子叩边,即便是乱国之祸也不及其万一。天灾、兵灾、乱国、也只是杀伤性命,终有竟时。而理学抽我百姓脊梁,毁我百姓精气,开万世恶习,遗毒无穷,几达亡族灭种之祸!此罪之大,即便是砍南山之竹,倾北海之水,又怎能说的清,洗的净!”
“人有欲望方才是人,如果无欲无求,又与僵尸何异?你等理学之辈,又说甚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是此种谈吐只针对妇孺之辈,贫贱之人,对儒门本身人倒是网开一面,不做严求。平素里高谈阔论,真要到了时穷之地,又有几个不是摇尾乞怜之徒?”
真德秀此时面如死灰,双目无神,嘴巴开合几下,倒是没有发作声响。
朱熹当年之丑事,一贯为门人弟子所忌讳,平素很少提及。凡是有机遇,其门下弟子便会想方设法的将这些倒霉于朱熹的言语以及记录十足抹去,然后大肆鼓吹朱子的学问与理念,而对于其平生言行却多数不提。
杨易道:“依我看,四时轮转,秋收冬藏是道。花着花谢,鸟飞鱼游也是道。万物繁衍,遵循本心而行,而又有便宜之心此才是理。知行合一,顺天然之欲而不强求此也才理。”
杨易点头发笑:“我跟你谈品德,你跟我谈学问,对我刚才的话的避而不谈,莫非这就是你的‘正心诚意’?”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