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送上门来[第2页/共2页]
“经古一场,已经黜落了三成了。”尉学政哼了一声,“竟然有将近两成的人连题都不领,实在是过于放纵了。”
幕僚迎上来,顾砚摆手表示不消管他,走到长桉前,顺手拿起份墨卷,细心看了看,又拿了一份,放下,再拿一份,一边看一边渐渐往前,走到那摞名册前,拿起最上面一本,渐渐翻看。
杭城的别业里,另有一片和浅显人家的坟地没甚么两样的墓园。每年朝廷祭奠凌烟阁功臣的时候,都会遴派内侍,到这里昌大祭奠。
这一回没进号房,大成殿前摆着一排排的桌子,桌子也是以三字经为桌号,却不像号房那样以三字经为序,而是以草桉榜单上的名次为序。
李小囡松开李金珠的手,往仪门畴昔。
翻到第二本,顾砚看到了李学栋的姓名,前面的备注是昆山县。
几个书吏敲着铜锣,将一大张桑皮纸张贴在贡院大门外的照壁上。
杭城别业的船埠连通海上,深阔到能够停靠战舰。
“明天早晨我就跟着娘舅阅卷,明天一早赶过来,接着跟在娘舅身边习学。”
李小囡毫不踌躇的选了经论,立即就开端构思。
“考完了再跟他讲。”李小囡瞄了眼李文华,低低说了句。
李小囡用力拉了下李金珠,李金珠仓猝看向李小囡,李小囡抬头看着李金珠,笑容绽放出来。
这小妮子胆量大了么,都敢冒名替考了,真是不得了!
畴前,顾砚很腻烦这些旧端方,透着一股子陈腐气,现在,他对那片陵地,以及这两座别业,充满了敬惧和感激。
“嗯!”李金珠也是这么想的,两人瞄着李文华,趁他不留意,挤进人群,在照壁前面等着提复入场。
“那是刚收上来的墨卷?我去看看。”顾砚说着,回身往大殿内摆放名册和墨卷的长桉畴昔。
等待的人群蜂涌而上。
院试放榜以后是否提复,朝廷没有定规,由学政自定。
“娘舅点到这里做学政,我就是想过来跟着娘舅习学一二。”顾砚一脸当真。
顾砚惊诧的瞪大了双眼,浑身生硬。
这份草桉榜单是按桌号出榜的,商是李小囡的桌号。
“爷?”内侍押班石滚仓猝上前,伸出胳膊筹办着,万一他家世子爷掉下来了,他得接住!
他这趟江南之行,领着观风使的差使,两浙路院试,他不能不去看看,可也就是畴昔看一眼。
“这哪有多少,明天辰正放榜,立即就提复。
长随用顾砚的钦差关防叫开贡院侧门。
睿亲王府的祭奠就更多了,并且,每一任亲王秉承王爵,都必须到这里来祭奠告拜以后,才算成礼。
半晌,一声清脆的铜磬声后,尉学政的声声响起:“试题已经放在诸位桌子上,择一题便可,以一柱香为限,好了,拆题吧。”
铁锚抛下水,锚链哗啦啦落下去,船工忙着搭出跳板。
“明天是哪几个府县招考?有没有哪个府县,经古一场,被你全数黜落出去的?”顾砚打趣般笑问道。
顾砚没有涓滴停顿,接着翻看,看完这本名册,又看完一本,放下,走回到尉学政身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