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学医救不了……[第2页/共2页]
龙又道:“老龙王后代浩繁,你去娶个龙女,便是一家人,向丈人要一件兵器傍身理所当然。”
龙与猴子对视一眼,齐声道:“我等是来学习的。”
不过,实在原著里老龙王对金箍棒并不算正视,在孙悟空拿了金箍棒以后,也并像影视改编那般有不舍之情,在他看来就是有点重的神铁,只因孙悟空的到来才揭示出灵性。
龙朝念端一拜,随后带着猴子分开。
看着猴子现在的模样,对比一下各种影视剧里的齐天大圣形象,龙哈哈大笑。
龙想了想:“东海龙宫有件宝贝,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针,别名快意金箍棒,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可为戒尺,可为棍棒。”
“一面刻君子道,一面刻正气歌。”
或许是金箍棒冥冥当中与孙悟空有缘的干系,孙悟空听后眼睛一亮:“有此等宝贝,若能为我兵器,再好不过了,……龙兄,既然是龙宫之事,还要奉求你。”
小圣贤庄里很多人都佩剑,但孙悟空感觉剑太锋利,不好,反观戒尺,颀长无锋,是读书人的意味之一,以是孙悟空以为读书人以戒尺为兵器再合适不过了。
“本来如此。”孙悟空点了点头,并不在乎秦国同一六国的谈吐,毕竟他来自东胜神州花果山,对南赡部洲的人类国度纷争并不感兴趣。
乱世当中,医者的职位实在很难堪,医者获得的不是歌颂,而是漫骂,救好了人,人家会感激你一句,救坏了人,人家会骂你一辈子。
引道家典范,以名家之法,回嘴儒家名句。
他现在这个模样倒是颇像个急得跳脚的酸秀才。
“姑息着用吧。”
没多久,孙悟空就拿到了刻了字的戒尺,只是他望着戒尺上的笔墨,感到猎奇:“为何是秦国小篆?”
念端的这句话,却让龙想起了一名巨大的文学家思惟家周树人鲁迅先生。
龙道:“秦国现在兵强马壮,一扫六合是局势所趋,这小篆笔划圆转流利,字体整齐,必定是此后的支流笔墨。”
或许金箍棒自知在龙宫它就是龙王的保藏品,多一件未几少一件很多,只要到了孙悟白手里,才气发光发热,名扬三界。
“看来这里便是医圣寓所。”
孙悟空改正道:“此句应是‘食、色,性也’,乃是先贤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龙兄之计……,佩服佩服。”回过神来,孙悟空却暴露忧愁之色,“只是,君子不夺人所爱,此法终是不当,不当。”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