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韦太夫人[第1页/共3页]
十一娘这时当然已经认得妇人,便是眼下庶出二房柳信宜正妻乔氏。
乔氏说着,起初因为萧氏置之不睬停歇下去的笑容重新闪现出来,这回倒是朝向太夫人:“媳当然明晓向来州府乡贡中榜机率远远低于京都二县,老是为娘家私事,故羞于开口求阿家照顾,可眼下……阿家办事一向公道,娣妇又不是气度局促之人,由己及人,想也能体味我这一番表情。”
关于韦太夫人与庶子干系如何,十一娘眼下还不能询察清楚,单看乔氏表示自是不如何样,可乔氏嫡生女儿五娘却又被太夫人教养膝下,满十岁才让往浮翠坞与姐妹共居,若说母子失和,韦太夫人又何必亲身教管孙女五娘?
十一娘正垂眸考虑,却听一人轻笑说道:“道贺娣妇,此后便可与萧九郎姑侄靠近了,让人好生恋慕。”
影象里一幕幕旧事飞速掠过,看似仙风道骨的父老两眼闪亮,威胁利诱她咽食各种滋味奇特的丸药,见她愁眉苦脸免为其难,欢笑得前俯后仰风采尽失。
但是一番察看下来,本来率性开畅的小表妹阿蓁固然因为外祖族灭母切身故而变得沉默寡言,不过倒也毫无谨小慎微畏缩战兢之态,又据碧奴探听得,在阿蓁守丧三年间,虽不得外出,不过却也跟着萧氏练习记算中馈事件,也打理过一些家务,莫说仆妪们对家中四娘非常尊敬不敢慢怠,便是七娘、九娘等堂妹,对于长姐也极谦恭友睦。
而与年过四旬却仍旧风味犹存的韦太夫人相反,韦太后这位姐姐固然边幅平常,脾气却甚是暖和开朗,最喜宴会乐庆,畴前身为贵妃时不知,自从做了太后,常设宫宴邀表里命妇共欢,仿佛夷易近人。
而更让十一娘不解则是,单凭柳拾遗官位,乔氏如何会觉得她一个庶媳充足资格掌管中馈?即便是再加上柳家子嗣薄弱――不说族中,但说本家,长房唯有三郎这一嫡子;三房也才刚添庶宗子;另一庶子柳仕宜名字意头不错,但是被父亲柳正畴昔宠纵得非常恶劣,传闻柳正病故刚满三年,他与生母就闹腾着要分炊,成果还真分了出去,不过这位固然年纪小小就颇好女色,眼下却还没如愿娶到倾城之色为妻,浩繁侍妾也只接连给他生了一堆庶女――这么比较起来,二屋子嗣可就算别外富强了。
说话妇人乌发梳成抛髻,一边鬓上佩朵芙蓉宫花,映托得笑意明艳,她眼角颀长恰若春柳,配着小巧翘鼻,一眼看去就是精于算计的模样。虽是例常问安,臂上却还挽着金丝羽绣披帛,这时双手放于膝上,歪仰着脸颊朝向萧氏,看上去是莞尔笑容,品度起来却不无妒恨。
关于两房之间勾心斗角,十一娘当然不会插手,没这情意也没这资格,不过凭她猜想,即使韦太夫人偏疼三房,也没将乔四郎这么一个打秋风的姻亲放在眼里,乔氏实在大可不必用唇舌争利。
十一娘正在评价这位刚满十三之堂姐多少心机城府,公然就听乔氏接着说道:“年前收到阿弟家书,称侄儿四郎颇喜读书甚为争气,虽说也曾受教族学,阿弟却仍有设法,欲让四郎来京都长长见地,也益于将来科考,毕竟京都名流云集,不比蒲州贤士寥寥。”
但是不管是韦太夫人还是太后,十一娘只觉都为深不成测之人,不过这时闻声韦太夫人笑话了一句九娘以后,毫不踌躇答允下让萧九郎过府长住时,倒能肯定柳家这对婆媳的确相处敦睦。
十一娘至心以为几日以来她在柳家所见所闻颇多冲突难明处,隐情仿佛很多。
眼下,韦太夫人教嘱三郎进益学业,据十一娘察看,三郎也是恭敬受教,没有分毫讶异更无不平痛恨,仿佛申明太夫人这祖母经常体贴他学业出息,他也心折口服,祖孙之间没有涓滴嫌隙。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