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4页/共14页]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满足者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弱其志,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旷兮其若谷﹔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澹兮其若海﹔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强行者有志。
虚其心,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致虚极,守静笃。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公乃全,全乃天,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孰为此者。
诚全而归之。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强其骨。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其次,畏之﹔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无执,故无失。
故能成其私。
不失其所者久。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常使民无知无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何谓宠辱若惊。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自见,故明﹔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不自是,故彰﹔
不失其所者久。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豫兮若冬涉川﹔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不自矜,故长。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我独泊兮,其未兆﹔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其次,畏之﹔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