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贵嫔[第3页/共6页]
我心中暗笑,重新侍立到他身后去,望着四周,若无其事。
“董贵嫔多年修习黄老,昔日她到太后宫中,皆沉默寡言,而闻得我等提及政事时,亦是淡然之态,莫非现在却会俄然转性?”
实在不必他说,我也晓得他找我来是为了甚么事。
我说:“如公主所言,不管公主冒然与否,董贵嫔必不会马上表态,故而此事须缓而图之,不成操之过急。奴婢听闻,董贵嫔宫中长年供奉一个灵位,可有其事?”
我浅笑,道:“公主出面,自是无人可拒。”
长公主笑起来,亲热地挽起宁寿县主的手,退席而去。
我一脸谦恭奉迎之态,上前行了礼:“奴婢拜见殿下。”
实在我但愿她持续驳斥我,以为我嘴硬奸刁,实则对她的宝贝儿子图谋不轨,然后打心底想把我赶走。
长公主猜疑不已。
长公主本来想让我一同与宁寿县主密谈,我对她说,宁寿县主为人谨慎,如果我在中间,必定不会畅言。长公主感觉有理,遂作罢。
说实话, 我实在有些怕他不分时候地让我给他流露长公主行迹。
太后正在卧病,闻讯以后,令长公主备上些滋补之物,到董贵嫔殿中看望,慰劳压惊。
“殿下想要见你,随我来一趟。”他说。
这不是功德,须得治一治。
“只是内宫当中,皇后眼线浩繁,只怕不易。”长公主道。
公子亦浅笑,道:“殿下谬赞。”
我用手肘碰一下他,表示他慎言。
“哦?”平原王目光微亮,“这般奇异?”
就在公子入朝的前一日,董贵嫔宫中传来动静,说她头疼病又犯了,夜不能寐。太后仍旧将长公主派去看望,长公主没有怠慢,当日即又带着些宝贵的补品进了宫城,往董贵嫔宫中而去。
“太后和母亲闻知元初之事,甚为欣喜,特备了些贺礼,也教我带来。”他对长公主道,说罢,让身后内侍将礼品鱼贯呈上,各色锦盒堆得似小山普通。
平原王点头:“如此甚好。”说罢,他向庞玄道,“你那新房陈列甚是寡淡,我看那室中摆置皇弟的画,倒是恰好。”
长公主点头:“但愿如此。”
“公主待宁寿县主身为亲热。”沈冲看着上首,忽而道,“也不知豫章王回到豫章国未曾。”
“我岂是那般昏聩之人,你莫担忧……”
桓府中也有为高朋设下的换衣之所,虽不如新安侯高蟠家中的那样夸大,但亦是豪奢而不失高雅,京中闻名。
长公主讶然,道:“确有。高祖德配镇静后只要一子,便是嫡长晋怀王,他在高祖称帝之前便已归天,而后,皇后亦薨。高祖一向未再立后,便是因为在太子人选上盘桓不定,悬而不决。”
平原王公然本日分歧以往,畴前那种谨慎翼翼礼多不怪的做派全然没了踪迹。
那边说话的声音传到这边席上,公子和沈冲相觑了一眼,各未几言语。
我说:“禀殿下,奴婢占卜之术,无人传授,乃是射中所带。”
她毕竟还是问起了。我并不慌乱,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答道:“此事,奴婢亦问过了公子。当时公子在雒阳无事可做,又无游乐,实在烦厌了,便想出去散心。当时他恰好闻得奴婢在淮南,公子从未去过,便干脆也跟了去。”
时已入夜,桓府中仍不足兴之乐。宴饮以后,园中点起明灯,将各处园景照亮。家伎们打扮素净,吹打起舞;仆人们则在灯下花间设下案席以及投壶棋博等物,接待来宾们持续游乐消食。
我跟着看去,只见长公主不知甚么时候让宁寿县主坐到了她的身边,看模样,相谈甚欢。宁寿县主面上带着笑意,甚为娇俏。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