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第1页/共2页]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修橹:修,制作。橹,一种用藤草制成的大盾牌;一种用桃木制成四周用牛皮掩蔽的大型攻城战车。
上兵伐谋:上,上等最好的。兵,指用兵体例。伐,进犯。谋,战略。
故知胜有五:知能够战与不成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高低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抄仇敌,五倍的兵力就打击仇敌,两倍的兵力就豆割毁灭仇敌,有与敌相称的兵力则能够抗击,兵力少于仇敌就要制止与其正面打仗,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以是强大的军队固执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以是上等的用兵战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交际手腕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利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筹办各种攻城东西,需求破钞三个月的时候。修建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将帅节制不住忿怒的情感,差遣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霸占,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风险。
倍则分之:分,分开。
小敌之坚:坚,坚毅,引申为硬拼。
攻:用战略停止攻伐。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仇敌举国屈就,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仇敌的军队就次一等;使仇敌一个“旅”的步队降服是上策,击破仇敌一个“旅”就次一等;使仇敌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仇敌一个“卒”的“步队就次一等;使仇敌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仇敌的“伍”就次一等。是以,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战略,只要在攻城之前,先让仇敌的军事才气(包含批示才气和作战才气)严峻完善,底子有力抵当,才算是高超中最高超的。
是以,长于用兵的人,使仇敌屈就而不是靠战役,攻取仇敌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毁灭敌国而不是靠久战,用完美的战略争胜于天下,兵力不至于折损,却能够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体例。
高低同欲:君主或统帅和下级军官有不异的*。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故君之以是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成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成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全军之事而同全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全军之权而同全军之任,则军士疑矣。全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必以全争于天下:这里指的是对敌国的天下、全军、全旅、全卒、全伍的胜利。
顿,通“钝”,怠倦、波折。
国之辅:国,这里指国君。
作者:孙武
见胜不过世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克服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克服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负之政。
蚁附:蚁,蚂蚁。附,凭借。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天下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