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第2页/共4页]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别离影事。本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又识对境之见是不动。翻思昔日。认妄失真。流浪既深。[日*昏]惑难晓。幸逢嘉会。遭此良时。法乳既滋。如子遇母。不亦快哉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许于正生灭时示偶然理也 二征诘广辨三。一问答见河之初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故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意明盲虽无眼心中有见。后自释之 二验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音。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无目睹黑与有目睹黑。二见无别。故知。见便是心。不唯在眼 六释三。一牒向执情
因而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动摇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此结陈如悟客尘。客尘摆荡。俱喻烦恼
立即。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问答可知 二就见推穷
又如新霁清阳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动摇。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动摇名尘。以动摇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此举新晴太阳高照。光入牖隙。现空中尘。动摇不息。此喻俱生烦恼微细难见。自非观智照现。终不觉知。与身俱生。与心同事。故此烦恼体满是生灭虚妄不息。仆人及空。俱喻真性不动之义。始佛问悟客尘。此欲陈如明其行相。意引。阿难闻而开解。了真见常寂身境摆荡。陈如分解。甚合佛心。故此印可言如是也 二放光屈指辨其静摇二。一约境开合以辨见三。一引手问答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自开自合 此明境有开合。见无开合 三再审动静
阿难。比方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以其情见必定故。顺清而问。待其伸答。后乃夺之 二据常情以类答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各种色应名灯见 此正例。无灯见黑。有灯见尘亦应许此是灯所见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比方来拳。事义相类 公然情见不出于斯。故答相类 二约盲缘境以夺破六。一夺
如来因而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立即阿难回顾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顾左盻。佛告阿难。汝头本日何因动摇。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摆布。故摆布观。头自动摇 稍知见体无动。鞠问不移。故言头自动摇 二约头动摇以明见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壤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垂垂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前念灭后念生。顷刻变异。如火烧薪必归消逝。俱舍云以诸有为法有顷刻尽故 三问答老幼何貌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服从 德长腊高最后度故。名为长老。佛转法轮。五人当中陈如先悟。佛问解否。答言已解。因得解名。悟此见修如客如尘。证得有为生空涅槃。湛然不动如主及空。因即获果 二述所解二。一述客义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