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伤寒杂病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页/共7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98)抱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脸孔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桃核承气汤方: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83)咽喉枯燥者,不成发汗。

桂枝甘草汤方: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成与服之。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未几;大便已,头卓但是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贱故也。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以是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知,然后复下之。

小建中汤方:

五苓散方: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抵当汤方:

(61)下以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温馨,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60)下以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以是然者,以表里俱虚故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成发汗,当自汗出乃解。以是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革更?,小便倒霉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85)疮家虽身疼痛,不成发汗,汗出则痉(疒[HT6]至)。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天医殿主    变身可爱萝莉    洪荒二郎传    战火来袭    娘子有喜:生个包子来种田    婚后眷恋:霸道总裁小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