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伤寒杂病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2页/共7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心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栀子厚朴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抵当汤方: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84)淋家,不成发汗,发汗必便血。

小柴胡汤方: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以是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知,然后复下之。

葛根汤方:

小建中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以是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反面也。先当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以是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干姜附子汤方: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抢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48)二阳并病,太阳初抱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成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敷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把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成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故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87)亡血家,不成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五苓散方:

柴胡四两龙骨 黄芩 生姜切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当,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115)脉浮、热甚,而反炙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夫人娇宠手册    全职大明星    花都捉鬼系统    都市大相医    美女总裁有点凶